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三章专题一传记类阅读课件概要.ppt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三章专题一传记类阅读课件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三章专题一传记类阅读课件概要

有人问他什么是慈善,邓小宙说:“慈善就像一颗种子,可以长出一棵树。有了这棵树,又可以长出更多的树。慈善就是能带给别人更多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能带给别人更多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选自2013年第6期《当代贵州》,有删改) 邓小宙继承的“精神家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答案一】 【现场答案二】 【点评】 现场答案一审题错误。题干要求简要说明,而给出的答案只是一些具体的事实,缺乏必要的概括性。现场答案二概括出的第一个要点是说邓小宙爷爷的,第二个要点说的是“邓家父子”,第三个要点只是邓小宙所说的话,概括力都不强。 【参考答案】 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基金会,捐建学校、图书馆,资助贫困学子;心系家乡,担任香港贵州联谊会会长,以“1元港币”的年租金在经济上支持联谊会的发展,在家乡有难时积极捐款,为在港黔人提供各种帮助;热心慈善,积极从事各种慈善事业,乐于助人,在助人中获得心灵的快乐。 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上述这篇文章虽然写到了邓小宙的爷爷和父亲,但都是为了突出邓小宙的,弄清这一点对解答题目很有帮助。 因题突破 2.明事。事件是传记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是怎么写的。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不同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上述有关邓小宙的传记主要围绕着传主“重视教育”“心系家乡”和“热心慈善”三个方面选取材料,梳理出所写的事件对传主形象的概括意义重大。 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也是为各种探究题奠定基础。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的,有的是时代暗示的,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一、(2014·太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悼齐如山先生 梁实秋 抗战期间,国立编译馆有一组人员从事平剧修订工作,我那时适在北碚,遂兼主其事,在剧本里时遇到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同人都是爱好戏剧的朋友,其中有票友, 综合训练 · 能力提升 [随堂巩固练] 也有戏剧学校毕业的,但是没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因此对平剧的传统的规矩与艺术颇感认识不足,常常谈到齐如山先生,如果能有机会向他请益,该有多好。 胜利后我到北平,因陈纪滢、王向辰两位先生之介得以拜识齐先生。齐先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除了演剧的事情之外,他的兴趣旁及于小说及一切民间艺术,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均能谈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以知齐先生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 齐先生收藏甚富,包括剧本、道具、乐器、图书、行头等等。抗日军兴,他为保护这一批文献颇费了一番苦心,装了几百只大木箱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胜利之后才取出来。这时节“中国国剧学会”恢复,先生的收藏便得到了一个展览的地方。我记得是在东城皇城根一所宫殿式的房子,有三间大殿作为展览室。院里有汉白玉的平台和台阶,平台有十来块圆形的大石头,中间有个窟窿,据说是插灯笼用的,我看有一块妨碍行路,便想把它搬开, 岂知分量甚重,我摇撼一下便不再尝试。齐老先生走过来就给搬开了,脸不红气不喘,使我甚为惭愧。还有一次在齐先生书斋里,齐先生表演“打飞脚”,一个转身,一声拍脚声,干净利落,我们不由得喝彩,那时在座的有老伶工尚和玉先生,不觉技痒,起身打个飞脚,按说这是他的当行出色的拿手,不料拖泥带水倚里歪斜的几乎跌倒,有人上前把他扶住。那时候齐先生已有七十多岁,而尚健康如此。 中国国剧学会以齐先生为理事长,陈纪滢、王向辰和我都是理事,此外还延请了若干老伶工参加。因为这个关系,我得有机会追随齐老先生之后遍访诸位伶工,听他们谈起内廷供奉,以及当年的三庆四喜,梨园往事,真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由于我们的建议,后来在青年会开了一次国剧晚会,请老伶工十余位分别登台随意讲说他们的演剧的艺术,在当时盛况空前。我们为国剧学会提出了许多工作计划,在齐先生领导下,我们不时地研讨如何整理、研究、保藏、传授国剧的艺术。 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还经常看到他的写作,年事已高而笔墨不辍,真是惭愧后生,最近先生所著《国剧艺术汇考》出版,承赐一册,并在电话中嘱我批评,我不敢有负长辈厚意,写读后一文交《中国一周》,不数日而先生遽归道山! 先生对于国剧之贡献已无需多赘。我觉得先生治学为人最足令人心折之处有二:一是专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闲的艺术生活。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