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导言 丁耘 译 说明:自然段前的数码,仅代表自然段的序数,为解读者所加(1)存在主义提醒许多人说,如果思着的存在者(thinking being)、思着的个体遗忘了作为他所是的他自身,那么思(thinking)便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这是个古老的苏格拉底式的警告。试比较一下《泰阿泰德》(Theatetus)中的忒奥多罗斯(Theodorus):这个纯然客观的人,把自己全然迷失在对数学对象的沉思中;对于同伴与他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陷,则一无所知。精于理论的人并非一个纯粹精神,并非查读仪表指针(pointer-reading) 的观察员。诸如“我是什么”、“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就无法由科学回答,因为那样将意味着,有一些遗忘了自身的忒奥多罗斯们已经用科学方法掌管了人类灵魂的边界。因为如果他们未曾这么做,假如其结果必定是临时性的、假设性的,那么除了科学知识的代价与伪装以外,我们通过忠实地考察我们自身与我们的处境所发现的东西,几乎不可能比科学更有裨益。 (2)存在主义是一派哲学思想。这个名称与柏拉图主义、伊壁鸠鲁主义与托马斯主义不同。 存在主义就像实用主义或实证主义一样,是一种不标人名的运动。但这个不标人名是个假象。 存在主义的主要意义仅仅归功于一个人:海德格尔(Heidegger)。海德格尔独自一人便引发了哲学思想中如此彻底的一场转折,它正使德国和欧陆的所有思想发生革命,并甚至开始波及盎格鲁-撒克逊。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惊奇。我记得1922年他给我的印象,当时我是个年轻的哲学博士,第一次听他讲课。在那以前,和德国不少同代人一样,我受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影响特别大:因为他对知性真诚的毅然献身,因为他对科学理念的热情奉献——这种奉献夹杂着对科学意义的深深不安。当我从海德格尔授课的弗莱堡一路北上,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我拜访了罗森茨威格(Franz Rosenzweig)——后来,博洽之士谈起存在主义总要提到他的名字——并跟他讲起了海德格尔。我对他说,在我看来,比起海德格尔,韦伯在明晰、探究与天资方面简直像个“弃儿”。以前我从未见过谁在解释哲学文本时如此认真、深入、专注。我听过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某些篇章的解释,不久以后我又在柏林听了耶格尔(Werner Jaeger)解释同样的篇章。出于善意我必须打住比较,最后只好说没什么可比性。渐渐地,海德格尔发动的思想革命将我与我们这代裹挟而来。我们亲眼目睹,自黑格尔(Hegel)以来,世界上还不曾有过这样的景像(phenomenon)。他在短时间内就成功地废黜了德国哲学中那些根深叶茂的学派。海德格尔与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经在达沃斯(Davos)有过一场著名的辩论,这场辩论让所有长眼睛的人看到了学院哲学这位声名卓著的代表人物的失败和贫乏。卡西尔是柯亨(Hermann Cohen)的弟子,后者是新康德派的宗师。柯亨曾经琢磨出个哲学体系来,其中心是伦理学。卡西尔把柯亨的体系变形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新体系里,伦理学彻底消逝。伦理学是给暗中忽略掉的:卡西尔没有直面问题。而海德格尔直面了问题。海德格尔宣告伦理学是不可能的,而他的整个存在都渗透着这样一种意识:这个事实敞开了一个深渊。 (3)海德格尔崭露头角之前,当时最杰出的德国哲学家——我得说,惟一的德国哲学家——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事情的关键在于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其之所以关键,正因为这个批判是把胡塞尔自己的问题和提问彻底化。要而言之,胡塞尔曾对我说(当时我已经受过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训练),新康德主义者比其他所有德国哲学流派都要高明些,但他们的错误在于从屋顶开始。他的意思如下: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首要论题是科学分析。但胡塞尔教导说,科学源于我们关于实事世界(the world of things)的原初知识: 科学并不是人理解世界的完善,而是对那种前科学理解的特定改造(modification)。问题在于,科学的意义生成,源于前科学理解:首要论题是对前科学世界的哲学理解,于是首先便是对被感知事物的分析。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自己也始于屋顶:单纯地被感知的事物本身也是派生性的;情况并不是:首先存在被感知事物,然后这同样的事物再处于被评价的状态或对我们发生影响的状态。我们对世界的原初理解并非把事物理解为客体,而是把它们理解为希腊人所谓的pragmata[事情;境况;行动]。胡塞尔借以分析对世界的前科学理解的视域,是作为绝对存在者的纯粹意识。海德格尔指出这一事实来质疑那个路向:内在时间必定有限度,甚至内在时间为人的有死性(mortality)所构成,如果离开这一点,那么便无法理解归属于纯粹意识的内在时间。 (4)海德格尔在1920年代后期及19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