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营养与健康(二).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营养与健康(二)

营养与健康(二) 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主要包括: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多症(或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和以营养失衡为主要原因的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谷类、薯类消费量下降,动物性食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逐渐由温饱向小康过度,即正逐渐向西方化转变。 教学内容 营养缺乏病 营养与肥胖 营养与高血压 营养与糖尿病 掌握:平战时营养缺乏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军人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理解:平战时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原因;军人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营养缺乏病的表现 一.维生素A缺乏病 病因 临床表现 病因 各种谷粒的结构基本相似,分为四部分 谷皮 糊粉层 胚乳 谷胚 “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 四.维生素C缺乏病 缺乏病 五.铁缺乏 六.锌缺乏 植物性食品由于含植酸盐、膳食纤维等较多,锌的吸收率较低,一般以动物性食物如贝壳类海产品(牡蛎、扇贝等)、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作为锌的良好来源。 此外,花生、核桃、栗子、燕麦等锌含量也较高。 蔬菜及水果类质量分数较低,牛奶中锌的质量分数也较低。 你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吗? 为什么说“腰带长,寿命短”?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情况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经济转型引起的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是我国肥胖症发病率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肥胖≠重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20%以上。 1.如何诊断肥胖? 物理测量方法 化学测量方法 人体测量法 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或100)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判断标准:≥10%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BMI的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二.肥胖发生的原因 肥胖的病因学分类 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些疾病的肥胖。 遗传性肥胖: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家族倾向性。 ★单纯性肥胖:包括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约占肥胖95%左右。 遗传因素(内因):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 2. 环境和社会因素(外因) 进食过量: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不良进食行为如进食过快、暴饮暴食、吃零食、吃夜宵等。 体力活动过少:交通工具便利、家务劳动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过长等。 社会因素:快餐文化,聚会,精神宣泄等。 能量:摄入>消耗 能量富余 脂肪堆积 肥胖 三.肥胖的危害 1. 肥胖对成年人的现时性危害 体态不良,影响美观。 行动不便,容易发生创伤、车祸等意外事故。 影响体温调节,怕热、多汗,易中暑。 影响心肺功能,肺活量不足,易发生低氧血症。 身体负荷过重,诱发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学习工作效率低,易疲劳。 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肥胖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肥胖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 BMI为22~25时,男性、女性死亡率最低 <22 或>25 ,死亡率均明显增加 >30,死亡率增加更明显 接近40,死亡率达最高峰 3.儿童肥胖的危害 肥胖儿童血脂高 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