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物理培优电和磁及其答案
《电和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如图1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中的 ( )[来
2. 如图1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中的 ( )[来
3.在一个密闭的矩形盒子里放有2块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置到盒子的一端,当小磁针稳定不动时,盒子里条形磁铁的放置方式是( )[来源:学|科|网]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几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及其方向,其中画得正确的是 ( )
5.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现用甲钢棒的一端接触乙钢棒的中部,发现没有吸引现象,由此可知 ( )
A. 甲钢棒有磁性,乙钢棒没有磁性 B.乙钢棒有磁性,甲钢棒没有磁性
C. 甲、乙钢棒都没有磁性 D..无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
6、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棒甲、乙,按图3.1-1中第(1)种情况放置,手拿住甲时乙不掉下来;按第(2)种情况放置,手拿住乙时甲会掉下来。由此可知:。
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 B. 甲无磁性,乙有磁性
C. 甲、乙都无磁性 D. 甲、乙都有磁性
7.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8. 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来源:学+科+网Z+X+X+K]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根据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
10、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了以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
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11、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是软铁片,闭合开关S后,则( )
A.甲的右端出现S极 B.乙的右端出现N极
C.丙的右端出现N极 D.丁的左端出现N极
12、在一个黑色塑料盒内放一条条形磁铁,盒盖上标有8个数字,在盒外放有四个小磁针,受到盒内条形磁铁的影响,小磁针静止后指向如图所示(小磁针涂黑部分为N极),则盒内条形磁铁放置的位置是( )
A.N极靠近5,S极靠近1 B.N极靠近1,S极靠近5
C.N极靠近3,S极靠近7 D.N极靠近4,S极靠近8
13、两个条形磁体如图3-2所示放置,在每一个磁体上放一枚小铁钉,当两磁体相互接触时,小铁钉将( )
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
C、落下 D、静止不动
1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橡胶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B、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15、、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且实现了2000km无故障运行,这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
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