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方政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地方政制

宋代地方政制 朱熹:「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行中央集權,多設官員,多立防禁 沿唐之州縣二級制,略有變更 州以上有路,若唐之道,為監察機構;與州同級的有府、軍、監,最下有縣 路 宋太宗時全國分為十五路,仁宗時十八,神宗時二十六,南宋地方偏狹,只有十六路 初每路不成體制,設官無定式、無定員,甚至連駐地、境、名稱都時常變動 每路不設行政長官,而置四監使 帥(經略按察使)掌軍民 曹(轉運使)掌財政 憲(提刑按察使)掌刑法 倉(提舉常平使)掌糧倉救恤 皆由中央委派,以臨地方 四者同時設置,互不稟承 州、府、軍、監 州為一般地方,不設正官,由中央官吏中抽調,稱為知某某州事,簡稱知州 一些重要的政治區域設府,長官為知府 東京開封府、西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 軍則為屯駐軍隊的地區,長官為知軍事 監則為特殊業務機關所轄的地區,如冶鐵、冶銅、製鹽,長官為知監事 在正官以外,又有通判之設,一切文書政事,須得通判副署,方能生效,名為與知州共理政事,實以牽制正官 地方長官,表面上隸屬於路,但皆為京官,且多以文臣任之 縣 知縣管民政,下有縣丞、主簿。另有縣尉負責治安 分八等 赤(京城內) 畿(京城外) 望(四千戶以上) 緊(三千戶以上) 上(二千戶以上) 中(千戶以上) 中下(不足千戶) 下(五百戶以下) 高度集權於中央 地方雖有其長官,但究其實其實都屬中央官,而非地方官,只為中央做事 四監司代表中央監臨地方,取代原有地方官處理軍政財民等事 知州、府、軍、監為中央派來兼管地方事 (至清知府、知縣才變為正式的地方官名) 錢穆認為「若從正名定義來講,則宋代根本無地方官」(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地方無權 長官無權 宋一路之權被分為四,分由不同而互不統屬的官員負責,權力大減,且政出多門,互相制肘。一州之內通判之設更明顯為牽制知府、知州,故地方長官無從發揮 無軍權,地方只留羸弱廂兵 無財權,收入則經轉運使悉上中央 無用人權,唐己歸中央,人才只集中中央,地方無才可用 經此強幹弱枝政策,中央一旦失敗,全國便面臨崩潰,無力收復所失 免除全國分裂 可以免除全國分裂的情況出現 對其後數代,均有顯著的影響 路、府、軍、監的劃分,開後代省府州縣的先河 路之安撫、轉運、提刑、提舉諸使各自為政,被認為為宋代以後地方分權制度的肇始 特色 以文臣出守列郡 「(建隆二年)太祖召諸鎮節度使會於京師,賜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列郡守,號知州軍事」 自此之後,地方官吏始得逐漸改用文臣 收地方權於中央(高度集於中央) 地方官吏互相牽制(四監司及通判) 評論 「國家財富,總於計省,重兵聚於京師,以古揆今,則似內重」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五代之際,兵財之柄倒持於下。藝祖束之於上,以定禍亂。後世不原其意,束之不已,故郡縣空虛,而本末俱弱。」陳亮《上孝宗書》 「國家因五代之極弊,收歛藩鎮之權,盡歸於上。禁防纖密,威柄最為不分。然而人之才不獲盡,人之志不獲伸,昏然俛首,一聽於法度,而事功日墮,風俗日壞,此外寇所以憑凌而莫禦,儲恥所以最甚而莫報也。」葉適 影響 數百年無割據之禍 地方力弱,虜騎所過,無力抵禦 路府軍監之分開後代省府州縣之先河 宋代路之安撫、轉運、提刑、提舉諸使之各自為政,乃後代分權制度之肇始 * 免全國分裂 造成擁兵自重,藩鎮割據 各處貧,一旦外敵入侵,首都一失,全國瓦解,茌圖光復 州郡富厚,一旦有事,仍可各自為戰,即安史之亂兩京我守,可徐圖再復 知州力弱無權,所有財富轉送中央,復受通判制肘 州剌史雖受道觀察使監察,但本身權力較大,有部分財權 地方官為中央官調任,臨時差遣,任期約三年 中央官與地方官權責分明 州與府軍同級 州、府、都護府同級 州縣二級—路州縣三級 州縣二級—道州縣虛三級 宋 唐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