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研究性学习进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堂—— 浙江省丽水中学生化组 杨广斌 邮政编码 323000 E--Mail:lsygb@163.com [摘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三化学复习课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参与、动口、动手、化学复习课、 目前高三化学复习课中普遍存在的景象:教师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的教学仅仅是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仅仅是机械的识记、训练,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文静、很胆小,虽会考试,但动手能力差,活动能力低下。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西教育之后说的那样:“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胆小,动手能力差,但会应付考试。而美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胆子比较大,动手能力强,但不会考试。”这样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必然会惨遭淘汰!为了顺应21世纪知识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与性,倡导人人参与,倡导全身心参与,在参与中求能力的提高,在参与中求素质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⑴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⑵实践体验阶段。⑶表达交流阶段。高三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掌握了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完全可以抛弃以往那种“注入式”的复习课模式,而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复习课课堂,使学生全方位“活动”起来,让他们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罗杰斯认为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 1、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动口) 长期以来,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采用一种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接受器。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有些问题尽管学生心里很明白,但就是说(或写)不出来,即使说(或写)出来了,也词不达意,很难让人能领会他想说些什么。常有学生说:“这道题我是懂得,但就是说不好。”其实,说不好又写不出,就是懂得不透彻,思路不清晰。怎样改变呢?多给学生动口说的机会,而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后,可以提供给学生很多的这种机会。 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都需要学生动口说和动笔写。第一阶段进入问题情境后,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开始收集资料,经过分析、讨论再制订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然要求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第三阶段表达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丰富研究成果,成果经过整理与提炼后,撰写研究报告,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交流。 下面是一个有关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这 里录制了该案例的第一阶段里学生们踊跃发言,阐述自己观点的现 场实况。 1·1提出课题(思维的引发阶段)。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套气体发生装置,见右图,怎么样检查该装 置的气密性呢?请学生说出并写出该课题的实施方案。 1·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无声”的思维阶段)。 学生接手课题后,让他们独立思考一段时间,要求每个学生都制定出一套实施方案和预测可能用到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等。在这一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它通常是以简化、压缩、跳跃的形式出现。正由于这种特点,一方面使思维有可能快速地进行;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思维变得不连贯、不符合逻辑或模糊不清。 1·3鼓励学生动口说出自己的观点(思维的“暴露”阶段)。 经过前面阶段的独立思考后,该让学生当众说出他们的实施方案了,这其实是把“无声”的思维过程和结果用“有声”的言语表述出来,这种“有声”的言语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才可能被他人接受和领会。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和分析学生们刚说出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审查结论是否合理,去伪存真,归纳出以下三种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的方案:(仅仅是比较认可而已) 方案Ⅰ:拿一个盛有水的水槽,把导管放入水槽中,双手捂住试管外壁,过一会儿,若看到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还看到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案Ⅱ:用弹簧夹夹住右边的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