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诗歌(一)之十四行诗(选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车秋虹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文学常识(莎士比亚和十四行诗)。
2.反复品味诗作,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作者运用的拟人和比喻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结构形式的起承转合和诗人浓烈的情感及其转变的戏剧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朗诵、品味
2.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出自哪部作品?(《哈姆雷特》)它的作者是?(请同学介绍莎翁,再补充即可)
二、作者介绍、背景介绍(PPT)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等。1609年初版,共154首。莎士比亚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表达个人情感。莎士比亚的作品便带有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都极力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十四行诗也不例外。(强调处)
三、关于十四行诗(PPT放映,简要说其结构重点)
十四行诗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歌谣,因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著名的十四行爱情诗系列而声名鹊起,16世纪传入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意大利十四行诗在形式上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八行和后六行(86)。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或铺述问题,第二部分解决问题或归纳结论。最早把十四行诗引入英语诗歌的是托马斯·怀特爵士,随后亨利·霍华德在意大利十四行诗原有格律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构分为三个四行、一组对句(4442)。这种改良后的十四行诗称为“英体十四行诗”。莎翁是代表诗人之一。由于其十四行诗堪称英语十四行诗之最,故英体十四行诗也称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早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友谊、爱情、时间是三大主题。其结构多为4442,86次之。4442结构中,问题或矛盾常在第一个四行被引入,在第二个四行进行论辩,在第三个四行进一步论辩,直至对句得出结论,警言结束。154首诗中,前126首是写给一位叫william的男性青年,该青年被看作是诗人的挚友或爱人。诗人歌颂了友人的美貌、聪颖、温柔、高贵和真诚(1-99),也写到了他的踌躇、易变和执拗。第125首是诗集前后两个部分的过渡,后面的诗被认为是写给一位“黑肤女郎”。诗人歌颂了自己对情人的忠贞,也写到了情人的水性杨花、做作和高傲。
四、研习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全诗,并思考:
1.这首诗的结构是什么结构?(4442)
2.请同学简要概述这四个诗节各自的大致内容。
(二)分析鉴赏
1.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个诗节,思考这4行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分析。
第一行:时运不济,生不逢时,受人冷落。
命运的白眼:时运不济。(自身内在)(命运的白眼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人们的白眼:别人轻贱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第二行:自己哀悼自己的身世飘零。(自身内在)
第三行:大声呼吁,希望可以得到公平。但是昊天聋聩,不可能听到诗人的呐喊。(与外界的联系)
* 为什么要用定语“聋聩的(deaf)”,而不直接用“昊天”?
* 既然是聋聩的昊天,为何还要去干扰?
更加鲜明的传达苍天无眼的悲慨,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窦娥冤》“天啊,你不分黑白何作天?”一样的呐喊呼吁)
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即使是“徒用”也要呼吁,表达强烈的情感。符合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性,表达人的情感。
第四行:又转向自身,呼吁无果,自怨自艾。
1.2体会一下,第一个诗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四行,开篇就叹出自己的不平之气。受到不公正待遇,恨自己命运多舛。情感浓烈,呼吁、诅咒(curse)等词很有张力。(诗人之贫)起
2.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个诗节,思考这4行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另一个”是谁?
第五行:另一个是谁?可能是诗人向往的一个人,也可能是诗人心目中另一个完美的自我。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希望有远大的前程(自身)。
第六行:面貌相似(自身),广交朋友(与外界)。
第七行:希求渊博、内行——才学(自身)。
2.2第5、6、7行里的“另一个”的处境怎么样?
——很富有:有命运的眷顾,有很多朋友,有渊博的才学
2.3 “最赏心的乐事”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最赏心的乐事觉得最不对头?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第八行:最赏心乐事:是自己的天才般的创作戏剧和诗歌的才能。
自己的天才般的创作戏剧和诗歌的才能在“另一个”的富有面前变得黯淡无光,一对比,自己很“贫”。依然承上,作者顾影自怜的悲哀心情。承
3.1请一位同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