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太湖渔歌的传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都太湖渔歌的传承

七都太湖渔歌的传承 口述:徐建奎 记录整理:张舫澜 陈志强 金云林 访谈时间:2017年6月29日上午 访谈地点:吴江区七都镇庙港渔村社区沿湖东路228号徐建奎家 徐建奎:男,生于1957年1月25日。年轻时随父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上运输、养殖。现在七都镇庙港社区开办经营美玲渔具店。他自小由其父徐贵祥(徐金官)传授太湖渔歌,系苏州市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都太湖渔歌”的代表性传承人。 问:建奎先生你好!今天我们专程到庙港来对你进行一次访谈。你所演唱的“七都太湖渔歌”已列入吴江区非遗项目名录,你是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答:各位老师好!我出生于1957年1月25日。 问:请说一下你的文化程度。 答:因为我从小跟随父母捕鱼及养殖,还搞水上运输,在水上飘泊,没有在固定的住所上学,再说那时候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因此,不定期地在几个地方陆续上了二三年小学,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吧。 问:请你谈谈你们唱渔歌的情况和太湖渔歌的历史渊源。 答:我先来说说太湖渔歌。我们称为“太湖渔歌”,是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很早以前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渔歌就是我们渔民自己所唱的歌。我们七都庙港演唱太湖渔歌的现有五六个班子,大致分为三个艺术流派,一是以奚金官为代表的“山歌派”,二是以“新兴隆社”王根林为代表的“杂曲派”,三是以我们“太湖老兴隆社”我父亲徐贵祥和我徐建奎父子为代表的扬歌派。这三个流派各有各的艺术特色,其中唱我们扬歌派的人数最多,影响也比较大。我们的演唱是与渔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信仰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的班子原称为“太湖兴隆社”,近年来,演唱的人数增加,“太湖兴隆社”分成了“太湖老兴隆社”和“新兴隆社”,我们代表的是“太湖兴隆社”的老班子,所以称为“太湖老兴隆社”。   太湖渔歌从明末流传至今,是渔民世代演唱的,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带有民俗信仰活动的口头演唱艺术,主要流传在七都庙港渔村社区及东太湖流域一带。我们“太湖老兴隆社”(徐家公门)的渔歌相传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通过家族传承形式口授心传,代代相传。 问:“徐家公门”是怎么形成的? 答:一是明末清初以来,太湖流域兵患、匪患猖獗,为了抵御这种外来威胁,渔民多有许多船户抱团结社的;二是在太湖这样的水域上捕鱼、航行运输,船舶都比较大,捕捞时多用大型的网具,单凭一家势单力薄,因而多有几家、几十家抱团的,在生活、生产上互助互帮,在这种背景下,从我起上溯八代,也就是我们的徐正龙老太公开始,创始结成以徐氏家族为主,团结吸收旁姓渔户参加,结团成为“徐家公门”,公门规模初始几户,逐步发展成几十户、上百户,在东太湖一带具有较为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徐正龙老太公和徐春阳太公,凭他们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德,成为“太湖老兴隆社”(徐家公门)里的“当家人”,他们既是庙会中的“烧香起头人”,又是演唱太湖渔歌的好歌手。在太湖流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问:你们“徐家公门”的渔歌是怎么学唱的?你是向什么人学的? 答:我们渔民由于长年在水上漂泊,捕鱼为生,生活枯燥乏味,大多渔民都会学唱一些当地的山歌、田歌、号子,以及参与一些地方的庙会,祭祀神明时唱一些赞神歌(扬歌),又在劳作时用渔歌声相伴,起到消遣自娱,表达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徐家公门”徐正龙老太公自幼聪明好学,有一副好的嗓子,记性好,向别人学得了不少渔歌,又进行了再创作,将所见所闻、奇闻轶事充实到自己演唱的渔歌中,成为远近闻名的渔歌手。从而,“徐家公门”的渔歌经过口授心传,代代相传至今,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徐派渔歌”。 我从小通过耳濡目染,喜爱上唱渔歌,十来岁时就跟着父亲哼唱一些短歌,从23岁起,正式跟父亲徐贵祥学习唱渔歌到现在,近年来,父亲岁数大了,许多唱渔歌的场合,都由我担纲。 问:请你谈一谈“徐家公门”太湖渔歌的特色。 答:我们演唱的太湖渔歌是三种流派之一,叫扬歌派,也称神歌派,又称“徐派渔歌”。演唱的曲调优美,有扬歌调、洛阳山调、八哥调三种,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问:请你说说你们唱渔歌的演唱形式。 答:我们唱的渔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主唱,多人多种响器伴奏,还有一种是一人主唱,众人和口,又称和歌。 问:那么响器伴奏有哪些乐器?又如何和口? 答:响器伴奏用铴锣、大锣、铜鼓、钹四样器物。和口是在主唱人的分节、分句时由多人和口,人数不限,但至少四人。和口变化多样,音调婉转,韵味悠长,用男女和口更为好听。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回味无穷。 问:请你谈谈你们“徐家公门”渔歌的传承情况。 答:我们“徐家公门”渔歌,起始于徐正龙老太公,以及徐春阳太公,通过家族形式传承,口授心传,代代相传至今,传到我已经是第九代。 问:你收有徒弟吗? 答:我已收女儿徐雪(1976年1月8日生),女婿庄阿二(1974年11月10日生)为两徒弟,值得称道的是,小夫妻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