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3)农村城镇化将继续有较快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仅靠原有大城市很难消化向非农行业转移的庞大农村劳动人口。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发展小城镇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策。预计在21世纪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有流域地区农村城镇化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对症下药的控制对策十分微弱 21世纪初期在中国重要的流域地区,菜果花种植面积、畜禽养殖业和基础设施较差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城镇化将继续增长,而目前各地对这三方面发展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的控制却十分微弱。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治理难度超过发达国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程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而潜在的压力更是其它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由于这一问题关乎农民收入、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政策,使得治理难度远超过发达国家。 (三)水体污染控制对策 1、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界定与分类控制 点源污染最简单明确的定义是:污水在排放点通过排污管网直接进入水体。面源污染中,氮和磷养分、农药等污染物是在一块地或一个区域如农田、园地、高尔夫球场上,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滤进入水体(图)。 面源污染,按其来源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1)农田径流、淋溶或侧渗;(2)畜禽场和放牧草场的径流;(3)城乡结合部无污水管道和垃圾处理系统的城区和大乡镇场地径流;(4)农村小村落生活面源;(5)湖泊、河流上的家禽和水产养殖;(6)矿山径流。面源中的(1)、(2)、(3)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总计超过70%远高于来自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排污造成的点源染。 面源污染特点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的发生主要受降雨影响,具有间歇性;又由于在一块地上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过程主要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面源污染发生的强度受发生地点的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具有地点特异性。 对点源污染的治理可在排污口配置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排放水达标,或通过废水回用,减少总排放量。由于这种控制是在污染源或污染过程的末端进行的,称之为末端控制。末端治理的前提是实现污水的集中收集。 * * 第三讲 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 一、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特点 (一) 我国农业污染的主要特点与原因 1、主要特点 (1)污染严重,危害巨大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近年来,我国氮肥的年使用量达到全世界的近30%,由于施用过量、利用率低,每年有1500万t的纯氮流失。 大量施用的农药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大气环境中;每年农业产出6.5亿t秸秆,约有2/3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农业源排放CH4占我国CH4排放总量的80%,排放N2O占我国N2O排放总量的90%以上等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的大量施用,农业自身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污水灌溉、“三废”不达标排放、酸雨等,造成我国农业污染不断积累和加重。受乡镇工业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每年均在100多亿元以上;全国受“三废”和农药严重污染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每年污水排放量约350亿t,其中80%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江河和地下水;污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超过2000万hm2;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近30亿t,无害化处理不足5%;每年有40万t地膜废弃在农田里,形成对耕地的白色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危及某个“点”和“面”,而且还通过时空迁移、转化、交叉、镶嵌等过程,产生新的污染,甚至形成循环污染,在更长时间内,对更大的生态系统发生危害,严重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公民健康、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由单一污染向复合污染发展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用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目前普遍使用的农用化学品有10万种之多,污染物之间的共存和交互作用,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复合污染的“源泉”。目前我国受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尤其在农业发达地区。农业的复合污染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传统的单项治理技术已很难有效解决农业复合污染存在的问题,其治理需要新的思路。 (3)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蔓延 西部大开发使某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西迁、污染转移,西部自身发展中资源的不合理开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