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大田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王涛 销售部 报告内容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措施,每年的防治面积大约在40亿亩左右,近几年每年虫口夺量1200多亿公斤。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做出重要贡献。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农药投入 害虫爆发 害虫抗药性 化学防治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10亿多亩的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只误杀了害虫天敌。在农药生产、施用量较大的地区,鸟、兽、鱼、蚕等非靶生物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农药过度使用,残留到土壤中,深入地下水,对水源也造成污染。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浓度一般是很低的,但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可使生物体内的农药浓度提高至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由此长期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如DDT事件。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3年农村会议习近平 一、绿色防控提出的背景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 —2011年十一届人大王岐山 1 农业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1.3、合理茬口安排。 稻麦轮作有效减少稻田螟虫的发生。 1.4、稻鸭共生、稻鱼共生、稻蟹共生等 1 农业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1.5、种植诱集植物,引诱天敌或者靶标害虫。 茼蒿诱集:茼蒿开花早,可以将向日葵螟诱集到茼蒿丛中,集中灭杀。 蜜源植物:水稻周边种植芝麻,开花后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1、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并且我公司的性诱剂自从2006年连续8年列为全国农技重点推广产品。 ①选择性高,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保护天敌。 ②时间和空间的全方位覆盖,灭杀效率高。 ②无抗药性问题。 ③对环境安全,不产生污染,与其他防治技术有100%兼容性。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1、二化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二化螟分布范围广,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都有二化螟的分布。以幼虫越冬,发生日期不一,代数从一代到五代不等。 湖北二化螟的越冬代羽化期在4月下旬。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1、二化螟性诱剂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2、欧向日葵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越冬代成虫出现 成虫(产卵高峰期) 第一代成虫 第二代成虫 结茧越冬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2、向日葵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2、向日葵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3、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杀技术 根据河北省中南部的初步观察,二点委夜蛾基本上是一年发生两代。6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幼虫在6月中旬至7月初危害幼苗,是防控的关键时期。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3、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杀技术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4、玉米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从东北到海南一年发生1~7代。通常以老熟幼虫在寄生植物的茎秆、穗轴内或根茎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是世界性的蛀食性大害虫,一般会造成春玉米减产10%,夏玉米减产20-30%。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4、玉米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4、桃蛀螟性诱剂诱杀技术 2 、 物理防治 二、绿色防控概述 2.5、防虫网阻隔技术 防虫网阻隔是一项增产实用的环保型农业新技术,将害虫拒之网外,有效控制各类害虫传播以及预防病毒病传播的危害。且具有透光、适度遮光、通风等作用,为发展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