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码头”的历史选择.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第一码头”的历史选择

“天下第一码头”的历史选择2002年11月14日 13:21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明王朝帝国的金银珠宝,丝绸装饰品名贵工艺品,浩浩荡荡地驶向波谲云诡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七下西洋“礼仪安邦”的政治远航。它把明王朝统治的强盛,推向了巅峰,也使江南“天下第一码头”的繁盛,又一次地炫示到了极致。   远在隋唐时期,江南古娄一个静谧的小村落,倚枕长江,濒临东海,人口不满上百,一派尚未开化的田耕渔猎景象。历史却偏偏选择了这个小村落,注定了它在日后成为通都大邑而盛大极一时的命运。唐王朝后期,地方势力纷纷崛起,当时的南北运河年久失修,续通续断,中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严惩阻塞。为争夺路驿水运权,实行地方垄断,刺激了江南港口群的肇兴。古娄的那个小村落,如同江南的其他港口,在地方势力的羽翼下正在悄悄地崛起。   到北宋后期,在对辽战争和反击金军南侵中,江南的港口并没有遭受重大创伤,反而日益巩固了江南经济中的雄踞地位。南宋政权被迫迁都江南以后,为了稳固风雨飘摇的政权基座,实行了偏安东南的政策。但是,南宋朝廷及其统治集团,为了补偿战争的劫后余生,远比北宋时期更加疯狂地对江南进行掠夺。   大量的岁入赋税和商贸货物,通过纵横东南的水运港口源源不断地运至南宋大都临安。政治中心的转移及其对港口的倚重,吸引了经济力量新的集聚。此时的古娄小村落,早已揭去了昔日的神秘面纱,逐渐显露出商埠码头雏型的真相来。   在历史上,政权的变迁似乎难以与偶尔一得的江河改道相提并论。如果说,当时都城临安的外港—杭州湾上澉浦港的兴起,是南宋政治作为的象征,那么,江南另一个盛兴一时的青龙港,因淤塞改道日渐衰微,则完全是地理变帮的巧合结果。   上海青龙港的萎缩,并没有改变江南港口群蓬勃发展的趋向,代之而起的却是青龙港附近的上海浦。江南水系的嬗变,仿佛预示着港口群正在悄悄地进行着由散而聚、重新组合的自然选择,以及核心港的易位和重新崛起。于是,那条同处江南,水脉相承,水性相近的娄江上,古娄的商埠码头,正酝酿着它的未来,将接受历史对它命运作出的重新选择。   到了疆域广大的元朝,构筑发达的水陆交通,对于驰骋南北、挥戈东西而雄心勃勃的游牧民族的皇权统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元朝政府重修运河,新辟海运,统领全国驿站,不断扩大海外贸易,要去实现它南粮北运的经济统治。   隋炀帝当年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无法承担更大规模的运载任务。这需要寻找一条新的捷径。而此时的娄江,盛载着浩瀚的太湖水,直泻入海,已经发育成为体量丰满的江南漕运第一江。   当年古娄的商埠码头刘家港,也已成长为江南唯一的深水大港。漕粮北运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刘家港的肩上。历史就这样选择了刘家港。当历史的选择遵循着自然主义与完美主义相统一原则的时候,不管形式如何,都是一种何等公平的选择。   因为历史的前台,即使是短暂的一瞬间,也会让它们淋漓尽致地轮番演出。历史也绝不会让发育畸形的文明去充当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刘家港作为漕粮北运的起碇港,表现了元王朝帝国意志。在这种皇权意志对自然进行抉择的时候,自然其实早就对这种选择作出了公正的裁决。   自然本不可选择。而刘家港无需去选择历史,历史已经在冥冥之中选择了它,决定了它的命运。元王朝在短短几十年,在刘家港沿线,建筑了几十里长堤,大吨位的码头泊位,海运仓诸和海事机构,迅速地扩大了漕运规模。从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温、台等沿海地区,缴粮的船队万艘如云,气势恢弘,都集结在刘家港。   日本、琉球、高丽、安南、暹罗等国的蛮商夷贾,闽、泊、广等地的商人,辐凑云集,蔚为壮观。刘家港成了当地时江南蜚声中外的“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刘家港的崛起,奠定了太仓在江南的重要位置。   太仓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获得的巨大发展,哺育了刘家港进一步的发育成熟。以至于到了明朝初年,历史又一次向太仓投下了机缘,再一闪选择了刘家港。   明朝永乐元年,江南大水连绵不断,河港淤塞,洪水暴涨,灾难十分严重,特别是吴淞江入海处,沙泥充斥,芒苇丛生,绵延上百里。水无所归,必定积患成灾。明朝政府决定引导吴淞江水,进入刘家港北出,注入大海。   历时两年的浩大的“掣淞入浏”工程一旦完竣,出入所料的结果是,刘家港的水势徒然大增,“面势宏阔,泷涛奔壮”,竟然能承载起海船巨舶自由进出。这无疑为郑和数百艘宝船七下西洋,奠定了起碇港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而使太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播灿烂的华夏农业文明的起锚地。   港口是江海湖泊的驿站。港口经济是一个综合度极高的经济体系。港口的发展,必然带来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在元代,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奠定了太仓“通都大邑”历史地位。   刘家港以广袤富庶的平江大地作为经济腹地,以政府海运漕粮作为主要的物流产业,由此带动了商贸经济的发展,凸现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