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性变革“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解读
我国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解读
湖北银监局 曾 华
历史事件回放
2006年春季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
2007年8月后,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8年8月开始,美国及欧洲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中国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并在未来两年内实施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
2009年7月27日,为进一步规范各银行放贷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中国银监会制订并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2010年2月20日,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为进一步严格执行放贷条件,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促进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确保银行业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泄嗷嵊种贫┎⒎⒉剂恕读鞫式鸫罟芾碓菪邪旆ā泛汀陡鋈舜罟芾碓菪邪旆?gt;。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此前已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统称贷款新规。也称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前 言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是对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展成果和实
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和风险为本的
监管理念,它的出台,是我国银行业法制建设又一重大进步,
标志着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进入新的科学发展阶段。
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它的推行
和实践,是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将会深刻
改变我们的信贷理念和信贷管理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
贷款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发展。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相关解读
出台背景
主要内容
要点把握
相关问题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背景
三大背景
挪用、骗取银行贷款情况普遍而严重
我国传统的银行信贷管理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信贷措施受到严重干扰
挪用、骗取银行贷款情况普遍而严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银行贷款被挪用已经成为常态化。造成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形成不良资产难以收回,银行资金受到损失;
2、利用银行管理漏洞骗取银行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形成操作风险,造成银行信贷资金的重大损失。
银行信贷管理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贷款J酱址?二、贷款管理模式落后,银行内部的贷款管理制度和贷款考核机制存在严重问题
三、信贷监管制度存在许多漏洞
贷款经营模式粗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重营销轻管理
二、重规模轻效益
三、重数量轻质量
贷款管理模式落后
主要表现:
审查不严:四假骗贷,防不胜防。
贷检不力:贷款挪用,追悔莫及。
合同软弱:要素不全,等同借据。
实贷实存:权利失守,被动无奈。
钟情抵押:忽视本原,忘却审慎。
考核不力:鼓励短效,祸从中来。
审查不严:四假骗贷,防不胜防
利用虚假的商品交易骗贷
利用伪造或变造假权证骗贷
虚假注册企业和抽逃资本金骗贷
利用虚假按揭骗取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原因分析: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对虚假的申贷信息缺乏刚性的过滤机制,不能把编造虚假申贷信息的追责最后落到借款人身上,致使银行多次上当受骗后欲辨无言,欲哭无泪。多年的监管经验告诉我们:凡是骗贷者,必定要挪用贷款;挪用贷款者,多半要给银行造成贷款风险损失。
贷检不力:贷款挪用,追悔莫及
用于注册新企业
用于归还欠款
用于申请银票保证金
流贷用于固贷
按揭用于房地产开发
转弯用于炒股炒楼
转移划入个人信用卡骗贷逃匿
原因分析:贷放同步,缺乏审核,划款等同取款,银行放弃了自己作为贷款资金所有者的应有职责和权利,致使借款人的权利无限放大,既拥有贷款资金的使用权,也获得了贷款资金的所有权,致使银行对自己的贷款失去了监控。虽然贷后检查发现了贷款被挪用,但为时已晚,一切已成既定事实,难以挽回。
合同软弱:要素不全,等同借据
合同要素简单:仅有金额、利息、期限、借贷主体、抵押担保等少数要
素;
核心条款缺失:真正体现和强化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约束性条款缺失,没
有明确借款人提供了虚假的申贷信息后怎么办?也没有明确借款人获得贷
款后挪用了贷款怎么办?借款人欺诈银行了怎么办?
原因分析:一直以为银行贷款的格式合同具有“霸王地位”,实则不然,
《合同法》赋予债权人的不安抗辩权其实没有体现出来,对借款人不诚实
的申贷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