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教学幻灯片讲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专题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学习内容;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概述;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食物中毒 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食物过敏 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慢性中毒性 疾病等;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三、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第二节 食物中毒;一、食物中毒的概念;食 物 中 毒 的 特 点;;;1、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一般按病原物分类,可将食物中毒分为5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内容;致病菌  肠道  继续繁殖并侵袭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吞噬细胞吞噬或杀灭     肠黏膜炎性反应              病原菌解体  内毒素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升高;致病菌  污染食物并大量繁殖          产生肠毒素 吸收入血 呕吐中枢 呕吐                 腺/鸟苷酸环化酶                ATP,GTP                        cAMP,cGMP                 Cl- 分 泌 亢 进 细胞分泌功能改变 腹泻                  Na+、H2O吸收抑制;3. 混合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生原因;2.流行病学特点;三、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 Salmonella;沙门菌食物中毒; G-杆菌,周生鞭毛, A、B、C1、C2、C3、D、E1、E4、F9类 67种O抗原 2500个多种血清型,我国超过161种 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 菌毛引起侵入性腹泻 ;2.流行病学特点;4)发病率及影响因素;3.中毒机制;以急性胃肠炎型为主,并伴发烧: 潜伏期短,数小时,长2~3天,一般12~24小时 主要症状: 前驱症状: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 先呕吐,后腹痛 大便颜色:黄色,或绿色,水样便,并带脓血黏液 发烧:38~40℃ 病程:3~5天 重症病人:死亡率1%;5.诊断;病原诊断;6.预防??施;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 h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1.病原菌特点;2.流行病学特点;3.中毒机制;4.临床特征;感染型中毒:活菌侵袭肠黏膜                  肠道 毒素型中毒:耐热性溶血毒素                 中毒症状;5.诊断; 6.预防措施;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Staphylococcus aureus;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病原菌;2.流行病学特点;3.食物中葡萄球菌的来源;4.葡萄球菌产毒条件;5.中毒机制;6.临床表现;7.诊断;8.治疗;9.预防措施;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一、赤霉病麦中毒 ; 赤霉病多发生于多雨、气候潮湿地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淮河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最为严重。 ;2.预防;二、霉变甘蔗中毒 ; 1. 流行病学特点 霉变甘蔗中毒常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2~3月为发病高峰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情常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2.中毒机制; 3. 治疗与预防 发生中毒后应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对症治疗 加强宣传教育 防止甘蔗霉变,贮存的时间不能太长 严禁出售霉变的甘蔗;有毒动、植物中毒;一、河豚中毒;(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河豚毒素存在于除了鱼肉之外的所有组织中,其中以卵巢毒性最强,肝脏次之。 通常情况下,河豚鱼的肌肉大多不含毒素或仅含少量毒素,但产于南海的河豚鱼不同于其他海区,肌肉中也含有毒素。 不同品种的河豚鱼所含有的毒素量相差很大,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不含有河豚毒素。;(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河豚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局部刺激作用; 河豚毒素还选择性地阻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使神经传导阻断,呈麻痹状态。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 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 四肢肌肉麻痹,身体摇摆、共济失调,甚至全身麻痹、瘫痪,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常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般情况下,患者意识清楚,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小时以内。 河豚毒素在体内排泄较快,中毒后若超过8小时未死亡者,一般可恢复。;(三)流行病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