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坤叔助学团队的转正之路
从“乌合之众”到“正规之师”
——坤叔助学团队的转正之路
坤叔,实名张坤,广东东莞人。2011年,坤叔早已年过花甲,65岁了。他从事公益助学活动达23年之久,其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自1988年开始,坤叔独立资助湖南凤凰县的贫困儿童上学。此举引起众多热心人士的响应,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坤叔牵线,资助贫困儿童上学。1998年,坤叔卖掉自己唯一的建材企业,成立坤叔助学团队,开始专职义务助学。从此,坤叔助学团队一直行走在公益助学的路上。
坤叔助学团队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助学模式,由捐资方直接资助受助方(贫困学生),财物捐赠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坤叔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运作成本,并避免组织的贪腐行为。在该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坤叔主要起到联络捐受双方的作用。他每年要亲自前往各地贫困儿童家庭探望,了解受助儿童的学习生活,并且搜集新的待捐助名单。随着受助儿童人数逐年递增,如今坤叔每年奔波于外地的时间超过190天。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湖南、广西、江西和四川等地的2200多名贫困儿童得到了1000多名热心人士的长年资助。
在从事助学活动的同时,坤叔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让他的助学团队登记注册,成为名正言顺的公益组织。随着年岁的增加,愈发力不从心的坤叔对于注册一个正规组织的愿望愈发强烈。然而,坤叔助学团队的转正之路却异常崎岖。
一、六年对峙:六次登记未果
从2005年起,坤叔开始以“助学者协会”的名义向东莞市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但是,当时的东莞尚未放开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坤叔助学团队找不到业务主管部门,他们的助学理念也不被理解,申请接连被拒。甚至有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如此回应坤叔:“助学也是一个行业?也要登记?”
从2007年起,坤叔开始使用“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的名称申请登记。他多次向主管部门解释其组织名称、理念和愿景。“千分一”是坤叔助学团队的理念,即呼吁大家拿出收入的千分之一用于各项公益事业,并希望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的名称就源于推广“千分一”公益理念的考虑。坤叔认为,必须依靠一个规范化运作的专业组织,才能有效推广“千分一”的公益理念,从而实现更广阔的公益梦想。他的公益梦想就是:以东莞为试验田,发动更多的人以直接捐助的方式帮助身边的各种弱势群体,并将“千分一”的公益理念从东莞推向全国。
尽管坤叔的公益理念值得提倡,公益行动值得赞赏,但“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的登记申请还是没有被民政部门批准。或因无业务主管部门,或因公益理念不被理解,或因名称不符合规范,坤叔助学团队的注册接连吃“闭门羹”。为此,愤怒而无助的坤叔甚至跑到主管部门领导的办公室拍桌子。就这样,坤叔与民政部门对峙了六年。
二、社会组织管理“松绑”:第七次登记
2011年,社会组织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降低登记门槛。从8月5日起,东莞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率先“松绑”,即公共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可直接申请登记,不用再寻找业务主管单位做“婆家”。
东莞的新政让坤叔看到了登记注册的希望,他第一个到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办理注册。申请登记当日,东莞市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利伟中表示,将尽快研究坤叔所递交的申请资料,即使达不到登记条件,也可以先备案,取得合法身份。当日还有媒体随行,各方都对成功登记持乐观态度。
正当坤叔满怀希望之时,传来的却是坏消息。民间组织管理局经过审查之后,对“千分一公益协会”的名称给予否决。该局认为,“千分一”这一字号有可能会让公众误解为“硬性摊派”、“强迫捐款”,违背了慈善自愿的原则。因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名称不能使用。该局还认为,“公益”二字涵盖面很广,除了慈善,还包括文化、就业、科技等公共服务范围,而坤叔助学团队目前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助学,所以“公益”二字亦不符合。主管部门提出的建议是:去掉“千分一”的字号,换掉“公益”二字,将组织名称改为“坤叔助学社”或者“千分爱服务中心”。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只要不叫“千分一”,申请就可以迅速被通过。
坤叔团队经过商量之后表示,同意换掉“公益”二字,改名为“东莞千分一服务中心”。但是,对于“千分一”的字号,坤叔坚决不同意去掉。坤叔认为:“千分一”的本意是,每个人奉献自己合法收入的千分之一,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千分一”公益理念是团队的核心理念,也是需要推广的口号,必须要放置在团队的名称之中,而这一理念同样倡导个人自愿,并无强制摊派之意。他说:“既然愿意加入我们团队,自然是接受了‘千分一’的理念,怎么可能强迫捐献呢?”
双方都不愿妥协,登记注册第七次陷入僵局。
三、省委书记批示:登记现转机
2011年国庆节前夕,《南方日报》发表《坤叔公益团队“转正”受挫背后》一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