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必威体育精装版整理】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2018年必威体育精装版整理】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必威体育精装版整理】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地理科学1班 姓名:郭秋蓉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庐山概况﹎﹎﹎﹎﹎﹎﹎﹎﹎﹎﹎﹎﹎﹎﹎﹎﹎﹎﹎﹎﹎﹎﹎﹎3 第二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土壤篇﹎﹎﹎﹎﹎﹎﹎﹎ 4 第三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植物篇﹎﹎﹎﹎﹎﹎﹎﹎ 6 第四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质地貌篇﹎﹎﹎﹎﹎﹎12 第五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气候气象篇﹎﹎﹎﹎﹎﹎17 第六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实习感受及意见﹎﹎﹎﹎21 前言 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不知如何运用,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联系实际进行验证,同时扩宽视野,增长见识,我们的实习团队于7月1日登上了庐山开始我们的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气候的概况。通过调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掌握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理性认识。 实习时间: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6日 实习地点:江西 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及其分布规律,气候气象。 实习路线: 时间 路线 7月1日 庐山气象站→月照松林 7月2日 月照松林→沿西谷→飞来石(西谷冰桌)→如琴湖→锦锈谷→仙人洞→大天池→(天池寺)→龙首崖→花径 7月3日 沿东谷→汉口峡→大校场谷地→大月山水库→大月山顶→五老峰 7月4日 芦林冰碛泥砾剖面→博物馆→芦林水库、芦林大桥→柳杉林→黄龙潭→乌龙潭→黄龙寺 7月5日 女儿城→植物园→含鄱口 7月6日 沿北山公路→王家坡U形谷→大坳冰斗(眺望)→莲牯路→好汉坡顶→好汉坡底 第一章 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 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又称匡山,或匡庐 。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公尺。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粗糙。小枝圆柱形,粗壮,当年生枝淡紫色,密被疏柔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紫褐色,近于无毛。 西北部,南部北部和湖北西部 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树冠伞形,姿态雅丽。树皮平滑。小枝红棕色。叶对生,掌状7~9裂,基部截形成心脏形。裂片先端尾状,边缘有不整齐锐齿或重锐齿,嫩叶密生柔毛,老叶平滑无毛。秋日红叶如锦,十分悦目。 紫葳科 第四章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质地貌篇 庐山的地质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的形成:在绵长的地质岁月中,庐山地区经历过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陆地壳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 →地台陆表发展阶段(800-200百万年)→ 盆岭构造发展阶段(200百万年至今) 图3 庐山地质地貌剖面图 第2节 庐山的重力地貌 所谓重力地貌是指地表风化松动的岩块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块体运动过程而产生的各种地貌现象。在庐山上最常见的重力地貌有泥石流地貌和坡地地貌。 (一)坡地地貌 坡地上的岩石和风化碎屑物,在构造运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和蠕动等,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坡地地貌。 崩塌: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块石和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崩落、滚落或翻转,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崩塌的速度很快,一般为5—200米/秒,或更快,崩塌体积可由几立方米到上亿立方米。天桥现状的形成,龙首崖的断层陡崖地貌以及五老峰南翼断裂都是典型的崩塌地貌。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它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坡度陡、土层松、降水丰富、植被较稀疏等。滑坡体的规模大小不一,可从几十到几亿立方米不等。坡面上年龄最大的植物基本上是滑坡的基本年龄。在龙首崖返回驻地时的石滑坡以及汉口峡口公路旁正在形成的滑坡。 3)蠕动: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的移动现象。岩屑或土层蠕动的地面标志是:树根部向坡下弯曲,而树杆和树冠向坡上倾斜,电线杆、篱笆、栅栏或建筑物顺坡倾斜,围墙扭裂。在由芦林大桥到三宝树的路上,在大月山海拔1100处,发现有大面积的醉林,并有少量的刀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