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闭经—护理及注意事项 1.对感受寒邪、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和精神因素所致的闭经疗效较好,而对严重营养不良、结核病、肾病、子宫发育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效果较差。 2.必须认真检查,以明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治疗。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所致无月经者,不属于针灸治疗范围。 3.患者应调畅情志,增强锻炼,注意生活及饮食规律。 4.应与生理性停经、早孕相鉴别。 痛经 痛经-概念 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 1.以青年女性多见; 2.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为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3.因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痛经,为继发性,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原发性痛经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痛经-分类 少女痛经 经血排量多、分泌量大,子宫肌纤维强烈痉挛性收缩 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 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 身体虚弱缺少锻炼,又对疼痛颇为敏感,且耐受力差 内分泌紊乱 痛经-常见原因(了解) 年轻女性 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导致痛经 中年女性 一般考虑是继发性痛经 由于某些妇科疾病而产生的 子宫内膜异位 引起痛经的妇科病主要包括子宫肌瘤、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等 痛经-病因病机 实证 寒湿凝滞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虚证 气血不足 不荣则痛 脉络受阻, 气血运行不畅 胞宫失于濡养 主症 ① 经期或行经前后 ②下腹部(或痛引腰骶) 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或隐痛、坠痛喜揉按,或绞痛、灼痛、刺痛拒按) ④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或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痛经-临床表现 时间 部位 程度 性质 痛经-临床表现 实证 寒湿凝滞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气滞血瘀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虚证 3. 气血不足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且有空坠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 治疗原则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治疗分两步: 经期 调血止痛以治标 平时 辨证求因而治本 痛经-针灸治疗 痛经-针灸治疗 治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地机---调血通经止痛。(脾经郄穴) 中级---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局部取穴) 次髎(或十七椎)---活血调经,暖胞宫。(经验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通经止痛。(交会穴,远部取穴) 主穴 配穴 寒湿凝滞---灸水道、归来 气血亏虚---血海、脾俞、胃俞 益气养血止痛 气血瘀滞---合谷、太冲 温经止痛 调气活血 耳针:内分泌、交感、神门、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腹。 穴位注射: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位(常用:上髎、次髎) 皮肤针:下腹任脉、腰骶督脉、肾经、胃经、脾经、膀胱经穴。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穴位贴敷:痛舒宁硬膏(成药)剪成4厘米见方,于经前或经期贴敷穴位上,每日更换1次。 痛经-其他疗法 痛经-转归及预后 1.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治疗2~4个周期能基本痊愈。 2.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 1.注意经期、产后卫生; 2.经期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 4.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及生冷之品。 5.避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 痛经-预防与调护 带下病 正常带下: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粘稠、无臭液体,其量不多。 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及局部症状者。 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