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地理上知识树课件
构建学科知识树提高教师教材驾驭能力 ———以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为例 一、如何正确认识课标、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使用教材的指南 如何体现课改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实施新课改的灵魂 二、如何抓好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集体备课是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的捷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教学目标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标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标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教学目标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目标 知道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关系,知道人口密度 能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的分布地区 能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 能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稀疏区 了解三大人种 的体质特征 世界人口 的增长 18世纪前后 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稠密区 三大人种 的分布 不同的人种 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2006年3月世 界总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及其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过快带来的问题 解决的途径 乡村向城市 迁移的原因 人口过慢带来的问题 17、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见P64图。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至20世纪初,人口增长逐渐加快;20世纪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18、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和每年增长人数的计算。(P64)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每年增长人数=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 例如:2000年,一地的总人口为500万,出生率为0.7﹪,死亡率为0.5﹪,则该地2000年度自然增长率为 ;自然增长的人口约为 人。 19、人口密度的计算。(P67) 人口密度=某区域人口总数÷面积 (人/平方千米) 例如:一地人口总数为100万,面积为5000平方千米,则该地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 20、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见P66图。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因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或历史悠久。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险峻的高原山区,是人口稀疏区。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不适于人类居住。 21、举例说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或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P68-69)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破坏等。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22、能运用世界人种分布图说出三大人种分布地区。 见P72图及P73活动题(3) (1)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南美洲东部。 (2)黄种人:亚洲东部、南北美洲。 (3)黑种人: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南北美洲。 热带 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 地球上的五带 有无极昼极夜 有无阳光直射 所处的纬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有无阳光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有无极昼极夜 所处的纬度 范围 所处的纬度 范围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三节地 图 大小比例尺的比较 范围大小内容详略 与比例尺的关系 五种基本地形 一般定向法 定义 公式 了解地图的种类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了解地图的发展 三种表 达方式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地形剖面图 相对高度 等高线 山地的五种 形态 等高线疏密与 坡度的关系 海拔 等深线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4、能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标志地图上辨别方向。 (1)指向标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 向北方; (2)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无特殊标志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能利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 例如: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图上距离为6.5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千米。 6、能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记住常用图例的含义。 如:1:50000;1:1000000谁大? 见教材P96附录常见图例。 7、能在等高线地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UCSB Economics利率期限结构UCSB经济学.ppt
- TDLTE切换优化指导书.doc
- Test Equating, Scaling, and Lin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测验等值,缩放,方法和应用的链接.ppt
- The Game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Итоговое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Итоговое游戏.ppt
- The Glass Castle by Jeannette Walls通过珍妮特沃尔斯玻璃城堡.ppt
- The Happiness Advantage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at Fuel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at Work 英文版.doc
- The Political,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s of Global 政治,法律,和全球的监管环境.ppt
- The Role of the Voluntary Sector in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志愿部门的公共服务的作用.ppt
- To improve Water Supply Company’s customer service through exploring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doc
- THE ONE live house 场馆介绍.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