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
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中医 阴阳调和 望闻问切 西医 检查 科学)
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他们是说,人们一旦执着于语言文字,不能超越文辞进入圣人之心,就必然只会寻章摘句,陷入繁琐的名言分析。他们因此而倡导“修本废言”,以无言见天地之心。
功利性:受中国文化实用性的影响,古代文论带有鲜明的功利教化色彩。春秋战国时代,人文混一,文学独立的价值和自觉的意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也不存在,写作常常是一种政治活动,《史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政治者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重功用、重教化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它具体表现为创作上提倡诗言志,内容政治化、伦理化;文学批评中形式主义很少构成思潮。由于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中国古代批评家常用直观取象的方式,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拈出一二术语,借助于感性对象的突出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审美内涵。比如“味”原指味道,味觉,后引申为评论作品,人品。“清”味觉,后指人品。
二、古代文论的哲学思想背景
儒道释三家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1、儒家哲学和社会价值标准;如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以政治教化为中心。
2、道禅哲学和审美价值标准:如意境说、妙悟说——以审美为中心。
三、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古代文论和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一样,不是以推翻或批判前说为前提,而是在述旧中创新,其基本的内核很少改变。(与西方不同)这就使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滚雪球似的特点,基本问题并非层出不穷,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随着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国古代文论成为由这些独特问题构成的知识体系。
根据中国文论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学期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线索。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源头和背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徘徊(唐至明中叶)——佛学和禅学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总结和拓展(明清)——启蒙思潮
四、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历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历代文论名篇译释》,夏传才;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等,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8.《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蔡镇楚,岳麓书社,1999年版;
9.《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等,北京出版社,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能源计量统计、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专题.ppt
- [数学]认识平行.ppt
- [数学]讲课课件.ppt
- [数学]认识钟表.ppt
- [数学]课标解读最后稿1.ppt
- [数学]课次18.ppt
- [数学]试验优化设计--第五章2010.ppt
- [数学]认识小数课件.ppt
- [数学]轮系作业.ppt
- [数学]认识时间课件.ppt
- 节能高效超细粉体设备产业化项目立项报告.pptx
- 农业水质监测行业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期末高二下】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含听力)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2022届高考模拟押题试题 (五).docx
- 第3讲离子反应的应用(讲义)-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docx
- 友谊王国奇遇记教案.docx
- 年产x万吨深加工肉制品及冷链物项目投资计划书.ppt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层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 以电子方式存储的数字图像的物理存储行业的消费者群体特征分析.docx
- 2025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核心考点精准研析2.3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与周期性文含解析北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