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钟柏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动态与教师专业发展120526
南京师范大学
钟柏昌 博士 副教授
微博:/zhongbaichang
大赛网: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动态 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2广东骨干教师培训
背景:从PC时代到C时代
社会
从PC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后PC时代
从Windows到iOS、Android……
从BBS到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交网络
从Windows的封闭体系到开源软件
从Native App到Web App
……
学校
在后PC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却依旧围绕PC转
在开放时代,Windows及其Office依旧主宰课堂
在创意时代,信息技术课堂技能训练的涛声依旧
2
C时代
Connect(联结)
Communication(沟通)
Creative(创意)
我们应该做
什么?
我们需要
Change...
我们的几项工作
一、研究C时代的信息技术特点、学段分野、课程内容组织,以此为基础,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二、突破“WinTel”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垄断地位,2011年9月,启动“跨平台跨系统的教育实验”,国产龙芯计算机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
三、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生长点,普及具有“手脑并用”优势的机器人教育,2011年3月,启动“机器人进课堂”,年底启动更低成本的开源机器人设计与开发工作
四、通过优质课、案例大赛、实验等推动有效课堂的生成
五、通过优质课基本功大赛引导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5
一、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工作?
内容的选择:信息技术的三大特点
内容的分野:各个学段的侧重点
内容的架构: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架
6
内容的选择:一般性、开放性、社会性
一般性强调技术工具在操作上的特点,一般性更倾技术;
社会性强调技术环境在社会交往上的价值,社会性则最倾社会。
开放性强调技术进步的一种内在精神,开放性更倾科学;
7
一般性
基础:既指相对于精英文化取向的信息技术而言是基础,又指应因基础教育需要所选择的基础性知识。
常用:指常用的大众化软件工具及其操作方法
通用:核心内容,指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总结归纳。如通用的元素、功能、操作、过程等。
PPT中路径动画Flash中的引导动画
PPT中动画的时间轴FLASH中的时间轴视频编辑软件(绘声绘影等)中的时间轴
各种软件中的查找与替换……
8
开放性
标准:主要包括技术产品设计、开发和应用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如开发流程的标准化、开发文档的标准化、数据结构的标准化、代码格式的标准化、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等。
开源:主要指开放源代码软件(开源软件)及开放平台等相关的思想、技术和方法。
多元:主要表现在针对某种信息加工需求所进行的开放的信息加工活动。
9
社会性
交流:主要指基于信息技术的表达、交流与共享,如信息检索、即时/异步通讯工具、博客/微博/博客/网摘/RSS订阅/SNS/物联网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
协同:指基于信息技术工具和环境开展的协作和合作。如Wiki、在线文档、审阅/批注模式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
交往:侧重对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交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表达信息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变化。
10
内容的分野:各个学段的侧重点
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
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
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同时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能力塑造,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11
内容的架构:课程体系
12
硬
件
础
与
系
统
管
理
信
息
加
工
与
表
达
网
络
与
信
息
交
流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入
门
机
器
人
入
门
小学阶段
两个
拓展模块
各36课时
一个
基础模块
三个专题
共72课时
内容的架构:课程体系
13
硬
件
础
与
系
统
管
理
信
息
加
工
与
表
达
网
络
与
信
息
交
流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机
器
人
设
计
与
制
作
初中阶段
两个
拓展模块
各36课时
一个
基础模块
三个专题
共36课时
内容的架构:课程体系
14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高中阶段
三个
并列模块
各36课时
题外话:信息技术课程走向何处去?
欧美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