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普地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普地总结

地热流:指地球内部热能向地表散失的状况,系单位时间内通过地表单位面积所散失的热流量 热流值高于平均热流值称为地热异常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二、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案三、各圈层的特点 据地壳的演化历史和结构可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 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指大陆及大陆架部分的地壳, 具有上部硅铝层(花岗质层)和下部硅镁层(玄武质)层的双层结构, 以康拉德面为分界,平均厚度33Km. 它特点:时代比较老,最老的岩石41亿年 发生强烈的变形(褶皱、断裂) 厚度变化大,高原比较厚,平原比较薄 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 往往缺失硅铝层, 仅发育硅镁层, 不具双层结构,平均厚度6-8Km.其它特点:年轻,小于2亿年 厚度不均 岩石圈——上地幔盖层(B1) 在莫霍面之下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圈层 硅铝层 A1 地壳 ------康拉德面 硅镁层A2 岩石圈 -------------莫霍面 上地幔盖层 B1(地幔硅镁层) 康拉德面和莫霍面标志着岩石圈内部物质在化学成分和及晶体结构方面的变化,而不是物质从硬到软的一种突然转变 软流圈(B2) 是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的策源地。作用:1、大规模岩浆活动的策源地 2、中源地震的发源地3、岩石圈漂浮的载体4、全球岩石圈循环的基础 内核中地震波传播在沿自转轴方向的波速要大于其它方向。证明地核与整体地球之间存在着旋转速度的差异。 重点内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大气降温率,大气环流,大地水准面,地球形状,大陆、海洋地形特征,地球弹塑性的证据,重力校正,布格重力异常及其运用,地磁三要素,地磁异常及其运用,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方案,划分依据,各圈层的主要特点,陆壳与洋壳的主要区别。 克拉克值: 为纪念克拉克(美国化学家)在地壳化学成分研究中的贡献,将地壳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含量称为克拉克值,又称为地壳元素的丰度。 地幔:比地壳酸性元素(Si,Al,K,Na)和轻稀土元素减少;基性元素(Fe,Mg)和重稀土元素增加。 地核:主要是Fe 和Ni 矿物(mineral): 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或单质 1、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 包括:矿物的晶形,密度和比重,力学性质(硬度、解理),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 2、矿物的分类 单质、硫化物、氧化物、其它 3.宝石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 条痕 矿物在刻划坚硬物体表面时留下的划痕颜色 岩石:由一种以上矿物或岩屑组成的天生矿物集合体 沉积岩-在地表经搬运-沉积或化学沉积形成 岩浆岩-由岩浆上升冷凝结晶形成 变质岩-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后,原有岩石在固态下发生组成、结构构造变化而成 要点回顾:地壳的物质组成:——克拉克值,地壳中丰度前8名的元素,矿物的物理性质(解理、条痕),摩氏硬度计,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无生命的简单有机物单分子(氨基酸等)→复杂有机物大分子(类蛋白质等)→有新陈代谢 生命现象的多分子体系(以蛋白质、核酸为基础),需要 经过由 化学演化→生命演化的连续序列和重大飞跃。 35亿年前: 厌氧异养原核生物30亿年前: 厌氧自养原核生物18亿年前: 喜氧真核生物出现 6亿年前: 出现软躯体的伊迪卡拉动物群 5.4亿年前: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为了反映地球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需要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时间系统 即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分为两类:相对地质年代(先后顺序)和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对地质年代 主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以化石为依据),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 地层叠覆律:古代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岩层,不同时代的岩层叠覆成地层,沉积地层原始水平。未经或略经变动的地层,老的在下,新的叠覆在上。 化石:保存在岩层或地层中被石化了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生物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演化律的结合起来就形成生物层序律,即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时代相同。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包括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非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老地层经抬升、削平后、被新地层覆盖,两者呈平行关系,但接触面不平整 角度不整合:老地层经变动后削平,被新地层覆盖,二者呈角度关系 非整合:地层覆盖在变质杂岩或岩浆岩之上 以生物演化阶段、地层形成顺序、构造运动及古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