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_成因及化解对策的_马改艳.pdf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_成因及化解对策的_马改艳.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_成因及化解对策的_马改艳

第24卷第2期  2014年3月 ·中国改革热点与难点·   Vol.24  No.2  Mar.2014 DOI:10.3969/j.issn.1674⁃8131.2014.02.07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成因及化解对策∗ 马改艳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 350002) 摘  要: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 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 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 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 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 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 控制 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民间资本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方式快速筹集偿债资 金以尽快偿债;在长期则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如构建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分 税体制、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管理约束、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债务结构;债务隐性化;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财政 管理体制;政绩考核机制;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2⁃0065⁃11 一、引言 原因是干部考核机制不科学、指标不合理,林毅夫 “地方债务危机”这一话题近期持续升温,越来 等(2004)、时红秀(2010)认为地方债务是由预算软 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学术界对我国地方债 约束导致的。 三是关于地方债务的管理。 莫兰琼 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地方债务 等(2012)从短期与长期两个层面提出地方政府政 的概念。 目前存在着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性 务管理的措施。 从短期看可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和 债务两个定义(赵全厚等,2011;张远,2011)。 地方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 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直接举借的债务,地方政府 题;而从长期看则要进行制度性的改革,如改革国 性债务不仅指地方政府直接举借的债务,还包括政 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界 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用事业单位、经费补助单位举 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四是关于国外地方债务 借的部分债务。 二是关于地方债务的成因。 彭文 管理经验的研究。 张志华等(2008)对德国、澳大利 生等(2011)、贾康(2011)认为我国地方债务产生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 亚、英国、日本、法国以及印度等国的地方债务管理 对等,张文君(2011)认为我国地方债务产生的主要 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多数国家对地方政府 ∗ 收稿日期:2013⁃12⁃27;修回日期:2013⁃02⁃01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JB12457S)   作者简介:马改艳(1981—  ),女,陕西延安人;讲师,博士,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 策研究;Tel:13107680939,E⁃mail:554100074@qq.com。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