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机人才培养的模式
辅导目的 理解农业机械与维护专业项目建设的内容和工作方法。 全员参与专业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专业建设背景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2011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机局局长吴庆峰提出,“十二五”是实现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主要经济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 2011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工作目标是: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587万千瓦,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2万台(套)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220万千瓦以上;实现机械耕整6400万亩,机械播栽900万亩,其中机械插秧580万亩、油菜机播100万亩;机收390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5%。继续实施“以机代牛”工程。为我校建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项目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政策支持 。 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发展的需要 十堰市是为丘岭地带,是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质集散地,农业人口较多。有着地产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水稻,小麦,蔬菜,玉米,茶叶,柑橘,红薯,龙须草。然而由于地处山区,耕作技术落后,缺乏农业机械专业人才,农业机械推广力度不够,因此我校作为十堰唯一 一所国家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立农业机械化使用与维护项目更是当务之急。这种地域和产业优势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生产性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一、“校园理论实训+田园生产实践” 人才培养模 式 二、改革教学模式 三、创新教学内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五、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六、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 模式 七、专业建设预期效果 一、“校园理论实训+田园实践生产” 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行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学校与县、乡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关系,让学生到该中心进行实习实践,以校内师资和人力资源为优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搭建深度、全程、紧密、持久的合作平台。在资源配置与利用、教学与生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方面高度融合,使企业与专业相互渗透、相互依托、融为一体,形成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育技能型专门人才,共担人才培养责任,共谋学生就业的紧密型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二是拓展校企合作平台的规模和强化校企合作平台的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增校外合作企业2家,拓展和强化合作平台的功能,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内容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课程、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保障与监控和人才质量评价。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校企合作平台的高效运转。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互为开放的用人机制。广泛吸收企业人员到校担任该专业兼职教师和兼职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过程管理。落实专业专任教师企业联系责任制,要求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专业建设工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结合专业特点,不断优化校企合作协议内容,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校企双方工作规范,实现长效合作。 根据专业市场调研报告,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本教学计划。 遵循教育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技能人才技能递进增强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其归纳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技能层次,构建三个技能层次、三个时段训练的培养平台,注重实践教学在技能养成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前后包容、进阶式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 “校园理论实训+田园生产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3、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使校企融通 针对校企合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校级层面制度建设,保障校企合作平台的高效运转。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互为开放的用人机制。广泛吸收企业行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的全过程。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按照校企合作制度,结合专业特点,不断优化校企合作协议内容,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校企双方工作规范,实现长效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二级offic的e笔试题库.doc
- 入门到的精通--网络工程.pdf
- 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的联盟会议指南--内容版.pdf
-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临界雨量分析计的算细则(试行).doc
- 全国的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资料.docx
- 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讲义.doc
- 党课三严的三实PPT.ppt
- 全国计的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pdf
- 全国计的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 全国计算机二级ms-off的ice选择题题库.docx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核心内容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用户体验优化与可行性探讨.docx
- 2025年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在物联网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报告.docx
- 车路协同系统2025年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剖析报告.docx
- 2025年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营模式创新与体育赛事赛事组织与运营.docx
- 2025年全民健身设施布局优化与体育健身产业创新研究报告.docx
- 金融APP用户留存与用户增长市场趋势洞察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应用报告.docx
- 聚氯乙烯人造革生产流程规范.pdf
- 2025年生态修复领域微生物技术应用现状及效果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