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四川通史(第六册)》陈世松著.pdf《四川通史(第六册)》陈世松著.pdf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四川通史 (第六册)
作者=陈世松,贾大泉,吴康零等撰
页数=423
出版社=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12
SS号
DX号=000000407759
URL=/bookDetail.js
p?dxNumber=000000407759d=8FBAC8EF7F8F905D1
3BA172703A23465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四川通史》出版前言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四川社会矛盾的加剧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四川社会经济状况
一、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缓慢
二、土地日益集中,阶级矛盾激化
第二节 鸦片战争对四川社会的影响
一、川军出川抗击英国侵略
二、鸦片战争带来的灾难
三、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第三节 四川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一、清政府对四川的掠夺与控制
二、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三、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四川的战斗
第二章 帝国主义对四川的侵略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逐步伸入
一、利用西方教会充当侵川先锋
二、凭借《烟台条约》扩大侵略势力
三、“固陵轮”事件与重庆开埠设关
第二节 甲午战后列强侵川活动全面展开
一、《马关条约》与列强在川的争夺
二、领事馆的设立与租界的划定
三、列强对川江航运权益的侵夺
四、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
五、教会侵略网络的形成
第三章 从反教会侵略到救亡图存斗争
第一节 四川早期的教案
一、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二、川东、北的打教斗争
三、第二次重庆教案
四、四川早期教案的特点
第二节 爱国知识界的救亡主张与实践
一、甲午前后知识界爱国热情的高涨
二、川籍志士在京的维新活动
三、维新思想在四川的传播
四、四川的维新变革及影响
第三节 会党及劳动群众的救亡斗争
一、成都教案与全川打教风潮
二、余栋臣武装起义
三、四川义和拳运动
第四章 甲午战后四川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
第一节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一、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二、自然经济逐渐遭到破坏
三、罂粟种植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洋货输入对四川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四川近代工业的出现
三、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