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土壤学会第二届微生物生态生物信息技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土壤学会 “第二届微生物生态生物信息技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
第二届微生物生态生物信息技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
(南京,2015 年2 月2 日- 4 日)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会议及培训内容简介
由于微生物个体小、数量大、世代周期短,并且在环境中绝大多数尚不可培养,微生物
多样性研究受到了巨大限制,从而制约了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等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人们可以从基因水平测定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功能多
样性,使得自21 世纪以来微生物生态学成为目前微生物学、地理学以及生态学领域最为重
要的交叉学科之一。当前,高通量测序手段日新月异,主流测序已由 454 转变为 Illumina
HiSeq 和MiSeq 。然而,庞大数据量的产生为微生物生态学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
了挑战。海量数据、纷繁复杂的土壤气候环境变量,使我们在选择合适的数理统计工具时更
加困惑。
基于此,中国土壤学会已于2013 年2 月25-28 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微生物生态研讨
会暨生物信息分析培训班”。这次会议使大家对高通量数据分析手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
使大家得到了广泛的交流。然而,目前纷繁复杂的统计分析工具以及方法选择还是我们在微
生物生态研究的重要阻碍。因此,中国土壤学会将于2015 年2 月2 日-4 日举办“第二届微
生物生态生物信息技术研讨会”。
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微生物生态学家,及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Jack Anthony Gilbert 教授
和密歇根州立大学 Ashley Lauren Shade 教授及其团队作微生物生态领域专题报告,随后
Gilbert 和Shade 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对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 和MiSeq )后续的生物信
息分析进行系统讲解。
二. Jack Anthony Gilbert 和Ashley Lauren Shade 简介
环境微生物学家 Jack Gilbert , /ecol-evol/people/gilbert.html,
目前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教授,芝加哥大学兼职教授。任国际知名刊物ISME Journal 高
级编委, PLoS ON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Microbial Informatics and Experimentation,
SIGS 等期刊的编委。Gilbert 教授是美国地球微生物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 (EMP )
/ 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国际基因组标准委员会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GSC) (/gc_wiki/index.php/GSC_Board )的主要成员。
Gilbert 教授同时引领四种宏基因组学 DNA 分析工具技术的发展(IHAT, Phylotree, PRMT,
MAP ),他领导的EMP 计划通过宏基因组、宏转录组以及序列扩增技术对全球20 万份样品
进行分析,并建立一套系统分析地球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建立地球微生物模型,人工神经网
络预测微生物群落等等。
Ashley Shade 教授于2014 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学部工作。
2010-2014 年间 Shade 教授在耶鲁大学攻读分子、细胞、生物学方向的博士后,师从 Jo
Handelsman 教授。曾于2010 年获得生命科学研究基金-Gordon Betty Moore 基金,2011 年
获得美国微生物学会早期职业发展奖。她主要致力于微生物的生态和进化动态方面的研究,
包括微生物物种如何进化成为种群间相互共存并与环境相适应的新兴群落 ;面对环境和生
物的持续变化,微生物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已经开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在澳大利
亚中部偏远地区,调查随着地下火灾的蔓延,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化学防护服的-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5水用高я子材料技术条件.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石4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矿用电;安全.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铸造座技术.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防爆电动葫芦-易安网.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氮氧化物总量控制项目大气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指引2.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氮氧化物总量控制项目大气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指引3.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科学网—博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