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悲情长期遮蔽的伟大城-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PPTVIP

一座被悲情长期遮蔽的伟大城-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座被悲情长期遮蔽的伟大城-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

南京 一座被悲情长期遮蔽的伟大城市 南京大学 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 历史学系 夏维中 缘起 在大众印象中,南京这座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古城一直以悲情著称,层层累加的文本将其架构为一座亡国之都,而其历史上真实的形象或者说是更丰富的一面遭到忽略,因此还原或是重新勾勒历史上的南京便成当务之急。 南京曾有好名声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国叫南京;中国的泊来品尤其是好东西,经常用南京来形容:南京豆、南京米、南京锭,南京烧、南京糖、南京船;金陵春等。 欧洲:南京布(nankeenbosom)、南京瓷塔; 南京人(柳树湾)等 南京的历史沿革 吴越 固城(勾吴)、越城、冶城、石头城 六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 隋唐五代十国 南唐、吴越国 宋元明清 东吴、西晋历史空间复原图 东晋历史空间复原图 隋唐历史空间复原图 南唐历史空间复原图 宋朝历史空间复原图 元朝历史空间复原图 明朝历史空间复原图 南京的悲剧形象 只要一提起南京,甚至南京的一些山水景物,如秦淮河、石头城、乌衣巷、台城柳等等,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南京的悲剧形象。 历史上的南京似乎总是与“偏安江南”、“短命王朝”联系起来。 南京的历史注定是一个悲剧。 母题(mptif) 母题必以类型化的结构或程式化的言说形态,反复出现于不同的文本之中;具有某种不变的,可以被人识别的结构形式或语言形式,是母题的重要特征。 “母题”是叙事作品中的事件,持续存在传统中,能引起人们的多种联想,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本身能独立存在,也能与其他故事结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 悲剧色彩形成的主因之一:文学 文学,尤其是自唐代以来一直经久不衰的金陵怀古诗,塑造并不断强化了南京浓烈的悲剧色彩。 对此,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在其《地:金陵怀古》(收于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一文中曾作过精辟的总结。 宇文所安 斯蒂芬·欧文,1945年生,其父为物理学家耶鲁东亚系文学博士、后留要任教。出版《追忆》《迷楼》等,1980年代初其《初唐诗》《盛唐诗》被翻译到国内。1992年,任哈佛东亚系主任。 田晓菲 从《金陵五题》到“金陵四十八景”——兼论古代文学对南京历史文化地标的形塑作用(程章灿、成林 ) 从刘禹锡《金陵五题》、孙玄晏《六朝咏史诗》、曾极《金陵百咏诗》,到明清时代的金陵二十景、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古代作家的吟咏品题为古都南京建立一个历史文化地标体系。南京历史文化地标代有更新,其历史文化内涵亦不断丰富。古典文学创作不但形塑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对后代的城市想象亦有化育、衍生、润饰之功。 朱希祖、朱偰先生 朱希祖先生:浙江海盐人,1879—1944年。1905年早稻田大学学习文史,1909年回国。北大、中大中文系、历史系主任。 朱偰先生:朱偰(1907—1968年),浙江海盐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朱希祖之子;早年毕业于北大,1929年赴柏林大学留学,为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57年“右派”,1968年自杀。 著有《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金陵古迹名胜图考》《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等 金陵怀古诗把南京定格为悲情城市并使这一形象广为传播、经久不衰: “照片与电影的时代之前,一个地方主要是通过文本以它程式化的意象而被知晓、被记住并成为值得追忆的”。 南京的历史形象按悲情模式不断被构建。凡是符合这一模式的新发生的历史事件,经改造后就成为悲情形象的新的证据。 “ 这些文本并没有引起那些应属于一个地方本身的事件,但一旦那些事件发生之后,从前的文本常常会控制和同化那些事件。 一个地方的历史还是由文本而非直接由事件构成的。” 在这一强大模式力量面前,重要或真实地历史被忽视甚至有意遗忘。 “文本中变化莫测、反复无常的选择 和强有力的意象构成了对后来的时代而言的历史。勇敢的死亡、英雄的行动和值得记忆的情景常常完全被忘却。同时,次要的、不可靠的、甚至是虚构的事件,却通过强有力的文本,成了真正的历史,这使历史学家的努力化为乌有”。 南京的悲剧形象自生成以后,就在文学中不断被再造,被反复确认、强化。 秦淮河、石头城、乌衣巷、台城柳等也变成表达悲剧形象的符号,成为一种固定的象征,并引起无限的联想。 金陵怀古诗词 文学对南京悲剧形象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其中,诗词一直扮演着最重要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