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YK176620-655变更建议书、现场会勘纪要、动态设计通知单、工程数量清单、动态设计费用概算
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DYK176+620~DYK176+655段动态设计会勘纪要
兰渝铁路LYS-3标 04变(2010)SDJ字第 号
一、原设计情况:
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 DYK176+640~+650原设计为Ⅳ级围岩加强断面,围岩为CS1碳质板岩,位于F10断层影响带。设计支护参数:拱、墙设格栅钢架,间距1.2m;拱墙喷射砼C25厚23cm;拱部设Φ6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拱部120度范围采用Φ25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3m,环纵间距1.2*1.2m。
二、现场实际情况:2010年3月9日施工里程至DYK176+641时,揭示围岩为板岩夹碳质板岩薄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破碎,拱部有少量渗水。采用两台阶法开挖,开挖后拱部开始出现局部小坍塌,坍塌体呈片状、块状,现场采取钢架支护措施,施工处理过程中坍塌继续扩大,且掌子面后部拱部范围局部有开裂现象。至2010年3月10日08时坍塌进一步加剧,导致拱部形成较大坍腔,塌腔尺寸约为长10m*宽8m*高6m。
见附件照片: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DYK176+641实际围岩情况照片。
三、处理方案:
经四方人员现场勘查,同意施工单位建议的将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DYK176+620~+655段变更及处理措施如下:
1、清理掌子面坍塌岩石,对坍塌处上半断面进行初喷砼临时封闭,喷砼厚度10cm,再用砂袋堆码上台阶,并采取掌子面全封闭注浆方式,固结坍塌松散体,防止坍塌范围继续扩大。
2、DYK176+630~+640拱部开裂段增加临时套拱(I20钢拱架),间距1m/榀,并喷C25砼临时加强支护措施,防止后部开裂变形及坍塌,待掌子面前方坍方段处理完毕后,再进行后部初期支护施工时逐榀拆除临时套拱钢拱架,并重新施做初期支护。
3、DYK176+620~+630段尽快先施工仰拱,及时铺挂防水板及安装防排水系统,尽快组织二次衬砌施工,拱墙范围衬砌内加I20钢拱架,间距1.0m/榀。
4、DYK176+630~+655段拱墙初期支护设I20工字钢拱架,间距0.5m/榀,喷射C25砼厚33cm,仰拱喷厚10cm;拱部采用φ42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5m,纵向每3榀设一环,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与拱架焊接牢固;拱部设双层Φ8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拱部120度范围设Φ25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3m,环纵间距1.0*0.5m。
5、在该坍腔段拱顶内预埋3根φ150的钢管,每根钢管长不小于3m,对拱顶坍腔进行泵送C25砼回填,砼回填高度3m,待砼凝固后3m以上范围采用高压风吹送米石回填1m厚缓冲层,并预留注浆孔及注浆条件,注浆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监理签认。
6、DYK176+630~+655段全环设钢筋,衬砌钢筋按Ⅴ级加强衬砌断面钢筋尺寸布置。
7、在该段施工处理过程中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围岩变形情况,提供施工参考依据,确保施工安全。
8、作业人员及现场值班安调员要经常对该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危险立即撤离施工人员及机械,防止塌方造成其它危害。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木寨岭隧道动态调整通知单
工程名称:木寨岭隧道 编号: 日期:2010年3月10日
里 程 DYK176+620~DYK176+655 施工单位 中铁隧道集团 地质概况 预设计 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 DYK176+640~+650原设计为Ⅳ级围岩加强断面,围岩为CS1碳质板岩,位于F10断层影响带。设计支护参数:拱、墙设格栅钢架,间距1.2m;拱墙喷射砼C25厚23cm;拱部设Φ6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拱部120度范围采用Φ25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3m,环纵间距1.2*1.2m。 超前预报 2010年3月9日施工里程至DYK176+641时,揭示围岩为板岩夹碳质板岩薄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破碎,拱部有少量渗水。采用两台阶法开挖,开挖后拱部开始出现局部小坍塌,坍塌体呈片状、块状,现场采取钢架支护措施,施工处理过程中坍塌继续扩大,且掌子面后部拱部范围局部有开裂现象。至2010年3月10日08时坍塌进一步加剧,导致拱部形成较大坍腔,塌腔尺寸约为长10m*宽8m*高6m。 围岩级别 预设计 Ⅳ级 超前预报 Ⅳ级 设计内容 预设计 木寨岭隧道进口右线 DYK176+640~+650原设计为Ⅳ级围岩,围岩为CS1碳质板岩,位于F10断层影响带,按Ⅳ级围岩加强断面支护参数施工。 施工图 设计说明 详见附件1。 采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