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7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七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 板块运动 地震 火山 岩层产状 地质构造 褶皱 断裂(节理、断层) 地壳 平均厚度17km 陆壳(平均厚度35km,最厚度65~70km) 硅铝层,花岗岩类、比重轻 洋壳(平均厚度5km); 硅镁层,玄武岩类、比重大 地壳运动:直观:地震;宏观:板块 地表轮廓(地壳运动): 陆地:高原、高山、平原、盆地; 海洋:洋盆、海沟、洋中脊、大陆架、海岸 1. 地壳运动 由地球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 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 作用: 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 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分类: 按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 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这是人类对地壳运动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发展的三部曲 大陆漂移 魏格纳 (德)1912、气象学家 地图联想(非洲与南美) 地层、古生物 对驱动力解释不清——打入冷宫 海底扩张 60年代,海洋勘测、莫霍面计划 赫斯等: 洋中脊两侧条带状磁异常、裂谷、海沟 海底扩张:速度5cm/a (半速2cm/a) (必威体育精装版:澳洲38.76/a、夏威夷39cm/a) 板块学说 勒比雄等将含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地震火山活动与分布,地质构造、地貌、矿床生长于分布等诸多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理论体系——板块学说 地壳是有生有灭的。由于海底扩张,大洋底部不断更新,大陆则只是随着海底的扩张而移动。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六大板块外还有些小板块,板块之间,分别以海峡或海沟、造山带为界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 板块运动 威尔逊(J. T. Wilson,1973)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板块运动划分为六个阶段(威尔逊学说) 胚胎期:地幔活化——大陆壳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 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壳盆地(红海、亚丁湾) 成年期:洋中脊延长、扩张作用加强,大陆相向分离——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洋盆两侧并未发生俯冲作用(大西洋) 板块运动 衰退期:海底扩张——洋盆一侧或者两侧出现海沟、俯冲消减作用开始进行(太平洋) 残余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相互靠近,其间仅残留一个狭窄的海盆(地中海) 消亡期: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 相对完整、连续的地壳岩体 板块的边缘——分界线——地震带、火山带; 分离型边缘——背向运动:裂谷 碰撞型边缘——相向运动:海沟、造山带,岛弧,造山带,双地壳 海陆分布 海洋(71%)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陆地(29%) 欧亚、非洲、北美、南美、大洋州、南极洲 地形起伏 陆地 平原、丘陵、高原(云贵2000m、青藏4000m)盆地(吐鲁番(海面下150m))、高山(喜马拉雅、珠峰8848m河流、湖泊 海洋 大陆边缘(22%):(大陆架-130m、大陆坡、陆隆) 大洋盆地(45%): -4000~-5000m;海沟(玛利亚那-11034m) 海底山脉(洋中脊)(33%):长8万km, 裂谷(深1~3km、宽25~50km) 板块划分与边界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七个大板块,和纳兹卡、伊朗、阿拉伯、菲律宾、可可斯、加勒比等小板块 板块划分与边界 板块的边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拉张型边界(离散型边界),以大洋中脊为代表——是岩石圈板块的生长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岩石圈张裂,岩浆涌出,形成新的洋壳,并伴随着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大陆裂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