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环境保护PPT
二、土壤环境的主要组成和特点 土壤环境: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多相分散体系,也是一个由不同土层组成的整体系统。固相物质之间是孔隙,在孔隙中存在着液相物质和气相物质,三相物质在土壤容积比例中是不同的。 土壤环境的物质组成: 1、矿物组成 原生矿物:指原始成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原生矿物构成土壤的骨架,提供矿质元素。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重新合成的新生矿物。 土壤矿物胶体(次生黏土矿物):颗粒粒径小于0.002mm或小于0.001mm的次生矿物,是矿物质部分最活跃的物质成分。 2、机械组成(质地) 粒级分级:根据矿物颗粒直径大小,将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加以归类、分级。一般分为砾石、沙粒、粉沙粒和黏粒四级。 土壤质地(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一般分为沙土类、壤土类、粘壤土类和黏土类。土壤质地是影响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重要因素。 有机物质组成:土壤有机物质主要累积于土壤地表和土层,主要包括: (1)土壤活有机体 植物根系、土壤动物、藻类、菌类。 (2)土壤腐殖质 土壤环境中的主要有机胶体。 (二)土壤结构与土壤环境结构 1、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指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排列方式、孔隙状况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 土壤孔隙是土壤结构优劣的重要指标。 团粒状结构及良好的团聚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孔隙状况。 2、土壤环境结构 土壤环境结构:指将土壤作为一个环境系统的本体而言,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组成土壤各土层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的比例、结构与组成;二是由不同数量、性质和排列的土层组成,形成三维层次构型,各土层的物质组成和土壤质地也各不同。 土壤环境中,物质的交换、能量的流动正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之间和不同的土层之间。 (三)土壤环境的基本特点 1、土壤环境的物理学特性(土壤孔性与土壤质地) (1)土壤孔性 土壤孔性:指土壤孔隙数量、大小孔隙分配和比例特征,分为无效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 土壤孔性对土壤污染物的过滤截留、物理和化学吸附、化学分解、微生物降解等有重要影响。 (2)土壤质地 黏土吸附能力强,被吸附的污染物呈稳定状态,从而减少污染; 沙质土类通气性、透水性强,但吸附能力弱,减轻表土污染,但可能污染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壤土,介于黏土与沙质土类之间。 2、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胶体有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大类。 土壤胶体具有吸收性能,可以吸附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悬浮体,是土壤自净能力的重要性质。 土壤胶体吸附金属离子的能力与胶体种类有关,土壤胶体吸附金属离子对重金属毒害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也会带来潜在的污染。 土壤无机胶体越多对农药吸收愈多。 3、土壤环境中的络合-螯合平衡体系(P140) 土壤存在着形成络合-螯合物的有机和无机配位体和多种金属中心离子。土壤络合-螯合作用可以增加金属离子的活性,增加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学过程。 4、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P140)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能改变离子的价态,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和强度,因而影响土壤物质及污染物质转化、迁移,对改变土壤性质、促进污染物质的转化有重要的作用。 5、土壤的酸碱平衡体系 土壤酸碱度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活度,pH值是影响重金属离子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土壤具有缓冲作用:土壤有机胶体具有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土壤溶液具有抵抗酸碱变化的能力。 6、土壤环境中的生物体系(P141) 土壤环境中的生物体系,包括微生物区系、微动物区系和动物区系,是土壤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养分转化、物质迁移、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固定的重要参与者,主宰土壤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特征与结果。 三、土壤环境背景值(本底值)的概念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成土过程的产物,其实质是各个自然成土因素的函数。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实践意义(P141) 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是研究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依据; 是研究污染元素化学行为的依据; 作为土壤利用及其规划的参比数据。 四、环境容量与土壤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有两个组成部分。 基本环境容量(差值容量):环境标准值减去环境本底值; 变动环境容量(同化容量):环境的自净能力 2、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是土壤污染最大负荷值减去土壤污染初起值的差值。 土壤环境的基本容量:土壤环境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