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革 命.pptVIP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革 命

拉瓦锡的论著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 ——化学革命的表达形式! 1785年,拉瓦锡和他的同行戴莫维、贝托雷、佛克罗伊合作编写了《化学命名法》。 这本专著强调指出,每种物质必须有一固定名称,单质命名尽可能表达出它的特性,化合物的命名尽可能反映出它的组成。 18世纪英国“有学问人中最富者,有钱人中最有学问者”。 出生贵族(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个女儿。早年,卡文迪许从叔伯那里承接了大宗遗赠。1783年他父亲逝世,又给他留下大笔遗产。这样他的资产超过了130万英镑,成为英国的巨富之一。尽管家资万贯,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身上穿的,永远是几套过时陈旧的绅士服。他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在家待客,照样是羊腿一只。这些钱该怎么用,卡文迪许从不考虑——整理图书老翁的报酬) 性情孤僻——参加皇家学会(“与卡文迪许交谈,千万不要看他,而要把头仰起,两眼望着天,就象对空谈话一样,这样才能听到他的一些见解。”——这种怪僻性格的形成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他两岁时,母亲因生育他弟弟而病逝,从此他失去了母爱。他父亲忙于社交活动,撇下他交由保姆看管,与外界极少往来。直到11岁才被送入一所专收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他仍然很少与别人交往) 扎实的数理基础、高超的实验技巧——科研思路开阔(由于这种古怪的性格,卡文迪许长期深居独处,整天埋头在他科学研究的小天地。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进行了改造,一所公馆改为实验室,一处住宅改为公用图书馆,把自家丰富的藏书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亲死后,他又将他的实验基地搬到乡下的别墅。将别墅富丽堂皇的装饰全部拆去,大客厅变成实验室,楼上卧室变成观象台。甚至宅前的草地上也竖起一个架子,以便攀上大树去观测星象。至于践踏了那些名贵的花草,他毫不在乎。这些都表明,对于科学研究简直像着了魔一样) 研究空气和水卓有成效 卡文迪许从事科研不图名、不图利——当许多人推崇他发现氢气时,他谦逊地说:“这事早有别人注意到了。”他的许多论文和实验报告,没有急于发表——手稿大部没有发表——近50年的科研生涯中没有写一本书 一生独居,科研情趣——虽然他自小身体虚弱,以79岁的高龄与世永别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思维不够广阔,没有充分利用天平,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 恩格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是“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美国科学史家韦克思说:“普利斯特里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亲生女儿。” 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学“反革命”普利斯特里的成就不突出,相反因气体研究的杰出成就而誉为“气体化学之父”。 他1733年3月13日生于一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里——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了大部分童年。 1739年,母亲去世后又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 姑母家大农庄——不用干活,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姑夫突然病逝后,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她把普利斯特里送进了教会学校,后来又把他送到离利兹城不远的布莱克先生家中——自幼漂泊不定的生活,养成了普利斯特里善于独立思考的性格。 18岁那年,由于经常与基督教的牧师来往,他遭到了姑母的激烈责备。从此,他成了家庭的叛逆者。 普利斯特里刻苦好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沃灵顿的非国教高等专科学校里,他讲授过语言学、文学、现代史、法律、口才学及辩论学等,甚至教过解剖学。 他曾编著出版过《基础英语语法》和《语言学原理》,写过《口才学和辩论学讲义》。 1764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著有《电学史》一书,1766年他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1762年,普利斯特里与玛丽?维尔金逊结了婚。他的妻子是当时英格兰最大的铁器制造商艾萨克的女儿。婚后,普利斯特里仍然专心地埋头科学研究。 普利斯特里一生主要靠自学成为一位化学大师,其刻苦奋勉精神,堪称今人之典范。 正直的普里斯特里同情法国大革命,曾在英国公开做了几次演讲。因此,英国一批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人烧毁了他的住宅和实验室。 1794年,六十一岁的普里斯特里不得已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化学教授。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里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诺赞巴兰镇,终年71岁。 二、一举成名① 19世纪末化肥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日趋增大,再加上工业发展和军事上的迫切需要,氮元素的固定成了一个日益严峻的化学问题。一些有远见的化学家考虑到将来的粮食问题,为了使子孙后代免于饥饿,开始了探索大气固氮的漫长道路。 19世纪下半叶,科学家们就成功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