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劳动市场制度、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和劳动参与率_.docVIP

论文:劳动市场制度、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和劳动参与率_.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劳动市场制度、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和劳动参与率_

论文:劳动市场制度、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和劳动参与率 论文:劳动市场制度、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和劳动参与率 内容提要: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不再统一安排工作,城镇女性自行就业、自谋出路,她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张扬。不同的女性有着不同的婚姻家庭生活,女性做家务劳动比男性有效率。她们的劳动参与偏好与决策不但与男性不同,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女性劳动参与偏好与决策的异质性,探讨了议价能力、家务劳动、教育和生育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解释了近年来劳动参与率发生明显下降的现象,希望为缓解女性的就业压力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女性劳动参与?议价能力?家务劳动 Labor?Market?Institutions,?Urban?Women’s?Labor?Force?Participation?Preferences? And?Labor?Force?Participation?Rate Abstract:?After?the?middle?of?1990s,?Chinese?government?no?longer?make?an?employment?plan,?urban?women?must?seek?jobs?and?make?a?living?for?themselves.?Their?personal?characters?are?fully?developed?and?come?out?into?open.?Different?women?have?different?marital?family?lives.?Women?can?do?household?work?more?efficiently?than?men.?Their?labor?force?participation?preferences?and?decisions?not?only?are?different?from?men’s,?but?sharp-cut?different?each?other.?This?heterogeneity?is?studied?systematically.?The?effects?of?women’s?bargaining?powers,?household?work,?education?and?fertility?on?women’s?labor?force?participation?rate?are?showed.?The?phenomenon?is?explained?that?in?recent?years?women’s?labor?force?participation?rate?decreases?obviously.?This?paper?wishes?to?make?a?contribution?to?relax?Chinese?women’s?employment?pressure. Key?Words:?Women’s?Labor?Force?Participation;?Bargaining?Power;?Household?Work 一、引言 199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的在业率和劳动参与率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全国妇联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2000年,我国城镇女性18至49岁的青年女性在业率为72.0%,比1990年降低了16.2个百分点。姚先国和谭岚(2005)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88—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的数据估计,在过去的15年内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88年,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高达%。2002下降为%,下降了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男性劳动参与率相对稳定,1988年和2002年男性劳动参与率分别为%和%,下降幅度为个百分点。 对于近年来我国女性的在业率与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现象,多数研究在制度方面探讨女性就业的历史背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强调性别歧视导致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使女性就业很困难,许多女性成为受挫折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蔡昉、王美艳,2004;姚先国、谭岚,2005)。这种解释是合理的。1990年代,在经历了30多年的国家分配工作、单位提供福利保障的时期后,我国在进入劳动者自行就业、自谋出路的时代的同时,就业成为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女性比男性就业更困难。但是,这种解释忽视了在自行就业、自谋出路的过程中,城镇女性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张扬,女性劳动参与偏好与决策不但与男性不同,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的事实。 19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偏好个性化,劳动参与决策多样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鼓励城镇女性参加生产劳动,安排她们的工作。工作单位不但提供医疗、养老等保障,而且提供许多生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