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植物空间构成看景观设计
从植物空间构成看景观设计
1、前言
与传统造园相比,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大众群体,它为人类和其他物种服务,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突出植物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植物的空间构成功能、美化功能与生态功能。因此,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营造足够的绿地,通过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在人类的行为心理上创造共鸣。
2、现代园林植物空间类型
2.1开敞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这种空间没有覆盖面的限制,其空间的大小形态只是由基面和限定该空间的竖向分隔面决定,但在该空间内,竖向分隔面仅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除了运用草坪和花卉外,应推广使用生命力强、易于养护管理的地被植物来营造此类空间。
2.2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是开敞空间向封闭空间的过渡,是园林中出现最多的一种空间类型。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封闭面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三层配置方式,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2.3覆盖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具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2.4垂直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中间空旷,形成了一个方向垂直、向上敞开的垂直植物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这类空间将视线导向空中,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和隔离感,纪念性园林中常出现这种空间。
2.5完全封闭空间
垂直向上类植物枝干能够构成紧密的竖向的空间边界,人的视线被封锁严密,围合感更加强烈,而高大的乔木作为上层覆盖整个空间时就形成了完全封闭空间。这种空间类型多见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及防护林带,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群落结构最复杂、植物种类最丰富、生态效益最明显的空间类型。
3、现代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手法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的营造首先要考虑其生态功能,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空间进行营造,其次要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合理配置。
3.1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
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就是要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以地带性植物为主,适当引入植物新品种,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季相景观与空间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是城市绿地的最佳结构。
城市绿地群落多样性可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种间关系,在不同地段精心选择冠型优美、寿命较长的骨干树种,结合一定的速生树种,并引进鸟嗜、蜜源类绿化植物,形成稳定而各具特色的群落类型。
3.2植物空间的艺术化营造
在园林中,常利用植物材料来分隔和引导空间。在现代自然式园林中,利用植物分隔空间可不受任何几何图形的约束。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可通过成丛、成片的乔灌木相互隔离,使空间层次深邃,意味无穷。绿篱在分隔空间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不同形式、高度的绿篱可以达到多样的空间分隔效果。不同植物空间的组合与穿插,同样需要不同的指引手段,给人的心理上以暗示。利用更具造型的植物来强调节点与空间,可达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4、小结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已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将乔、灌、藤和草坪、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营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园林植物空间。然而,植物空间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发生改变,在进行植物空间营造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还应对植物的空间特性、色彩属性等艺术构素的特性有熟悉的了解,并挖掘其形态及组合的可塑性及多样造型,使各类园林空间巧妙组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可爱的中国读》书分享会PPT课件(带内容).pptx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pdf VIP
- 1幼儿园班级幼儿图书目录清单(大中小班).docx
- 父女性可行性研究报告.pptx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含解析).pdf VIP
- 中级综合英语(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标准图集-2004浙G28 锚杆静压桩.pdf
- RISNTG041-2022 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 (optimized).pdf
- 带状疱疹ppt课件课件.ppt VIP
- 2024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解读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