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中药 攻毒杀虫止痒药PPT.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七章 中药 攻毒杀虫止痒药PPT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概 述;【使用方法】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 外用:因病因药而异,如研末外撒,或煎汤洗渍及热敷、浴泡、含漱,或用油脂及水调敷,或制成软膏涂抹,或作成药捻、栓剂栓塞等。 内服:宜作丸散剂应用,使其缓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剂量。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教学内容】;雄 黄《神农本草经》 ;【应用】 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雄黄温燥有毒,外用或内服均可以毒攻毒而解毒杀虫疗疮。 此外,本品内服能祛痰截疟。;【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敷,香油调搽或烟熏。 内服0.05~0.1g,入丸、散用。 【使用注意】 内服宜慎,不可久服。 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孕妇禁用。 切忌火煅。; 硫 黄《神农本草经》 ;【药性】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应用】 1.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本品性温而燥,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诸功效,尤为治疗疥疮的要药。 2.内服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硫黄乃纯阳之品,入肾大补命门火而助元阳。;【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敷患处。 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鉴别用药】; 白 矾《神农本草经》 ;【药性】酸、涩,寒。 归肺、脾、肝、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应用】 1.外用治湿疹瘙痒,疮疡疥癣。 2.内服治①便血、吐衄、崩漏。②久泻久痢。③痰厥癫狂痫证。④湿热黄疸。;【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调敷或化水洗患处。 内服0.6~1.5g,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服。; 蛇床子《神农本草经》 ;【采制】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处方名】蛇床子。;【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功效】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应用】 1.阴部湿痒,湿疹,疥癣。 2.寒湿带下,湿痹腰痛。 3.肾虚阳痿,宫冷不孕。;【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内服3~9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或下焦有湿热者不宜内服。;【鉴别用药】; 蟾 酥《药性论》 ;【采制】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体表,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浆液,盛于瓷器内(忌与铁器接触),晒干贮存。用时以碎块置酒或鲜牛奶中溶化,然后风干或晒干。 【处方名】蟾酥。;【药性】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应用】 1.痈疽疔疮,瘰疬,咽喉肿痛,牙痛。 2.痧胀腹痛,神昏吐泻。;【用法用量】 内服0.015~0.03g,研细,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 外用不可入目。 孕妇忌用。; 土荆皮《本草纲目拾遗》 ;【采制】于立夏前后剥取,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处方名】土荆皮、土槿皮。;【药性】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功效】杀虫,止痒。 【应用】 1.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多种癣病。 2.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只供外用,不可内服。; 蜂 房《神农本草经》 ;【药性】甘,平。归胃经。 【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应用】 1.疮疡肿毒,乳痈,瘰疬,顽癣瘙痒,癌肿。 2.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用油调敷或煎水漱口,或熏洗患处。内服,3~5g。; 大 蒜《名医别录》 ;【采制】5月叶枯时采挖,晾干。生用。 【处方名】大蒜、紫皮蒜、独头蒜。;【药性】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应用】 1.用于痈肿疔毒,疥癣。 2.痢疾,泄泻,肺痨,顿咳。 3.钩虫病,蛲虫病。;【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 内服5~10g,或生食,或制成糖浆服。 【使用注意】 外敷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甚至起泡,故不可敷之过久。 阴虚火旺及有目、舌、喉、口齿诸疾不宜服用。 孕妇忌灌肠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