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5[法律资料]民族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民族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必备的法律素养,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
何为法律素养,简而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以“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办学宗旨的民族高校,其培养的民族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如何?怎样结合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来培植民族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民族地区和民族高校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张宝成同志对该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方面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2005年,该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16人,民族学生占了56%,而同期民族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仅为2l%。
笔者对西南某民族高校的统计数据表明:1998—2008年间,该校保卫处记录在册的本校大学生违法案件中,63%为从民族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学生所为。犯案的起因多为酒后滋事由小事酿成大事、民族习俗冲突、因哥们义气为本民族同胞打抱不平以及不能正确处理男女间的情感问题等。云南大学“2.23”马加爵(回族)特大杀人案,更是令人深思。这些事实说明,在高学历、高智商,又肩负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任的民族大学生群体中,法律素养差,甚至根本不懂法的大有人在。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法律知识贫乏根据笔者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幽,发现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法律的知晓度明显不如对照群体。对问卷所列的15个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选择“读过其条文,比较了解其内容”和“对该法律内容知道较多”两个答案的,比例很小,而比例较大的是“知道一些,但不太详尽”和“听说过此法律,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常用的法律知识一知半解。正如“硫酸伤熊”案的当事人刘海洋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
我们的调查还表明,大部分民族学生认为盗窃或“打架”不是犯罪,只要退赔财物、补偿医药费就行了;为受了“欺负”
的老乡打抱不平更是理所当然,是赢得同伴尊重的前提。
法治观念淡薄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在我们对500名民族大学生的调查中,有42.67%的人同意“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有15.41%的人“遇到法律纠纷”选择“托人私了”,42.97%的人认为“冒犯了我的习俗和信仰就要报以老拳”。这些数据表明,虽然绝大部分民族高校都开设了“法律基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相关课程,但大多数民族学生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而且“知”与“行”存在较大反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个较典型的例子:一位少数民族学生三次趁人不备,拎走同学放在座位上的书包,获得现金、财物等近3000元。他盗窃后还若无其事地背着偷来的书包在校园里到处走,最后被失窃者认出,被开除学籍并受到刑事处罚。在派出所,他还对民警讲:“在我们老家,到别人家的菜地挖点土豆根本不算偷,顺手把别人家的牛牵回去,被找到后还了就是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更说不上犯法了。”
面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民族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已是势在必行。
二、提高民族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加强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法制教育“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美国比较法学家和法制史学家伯尔曼的话,在今天的中国已成为被引用率相当高的箴言。嘲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高校法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对法律的坚定信仰,使之具有“法律至上”的健康精神品格。应该在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法理、宪法和有关法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观点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以及当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教育,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健康法律心理,以达到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目的。对于民族大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制观念。如果没有法制观念的支撑,就失去了对法律的尊重与信赖,即使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仍可能经受不住私欲的诱惑而违法乱纪甚至犯罪。因此,要不断强化法律的权威观念,使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认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并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积极维护法律。
加强对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强烈的自卑感和不正确的补偿引起的。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一种“向上意志”或“权利意志”,这种驱力促使人们试图超越自己和别人,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身体上的某些缺陷,如口吃、多病、笨手笨脚等,以及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压力和障碍,人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结。旧对强烈的自卑感需要进行补偿,而这种补偿往往不符合规范。他们只有通过损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