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艺术优质课》上课课件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艺术优质课》上课课件PPT

原始歌舞 歌舞俑 头饰 第2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一、书法的演变过程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鼠 牛 虎 兔 猴 羊 马 蛇 龙 狗 鸡 猪 小篆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 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字体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特点 创立或成熟时间 始创于秦代 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 形成于汉末 开始盛行于晋代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兼有楷书、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活跃 朝代 著名书法家 秦代 东晋 唐代 北宋 元代 明代 李斯 钟繇、王羲之(书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赵孟頫 文征明、董其昌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汉字演变规律:具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 朴素人生 刚正人生 随意人生 简约人生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曲折人生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3.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书体中属隶书的是 A. B. C. D.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顾恺之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主要贡献是: 1)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尤善于丹青,画出众多名画; 2)开创了中国绘画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形写神。 魏晋的凸显个性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在继承汉画的传统基础上,改变了粗犷的风格,开始向精密的技巧发展。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圣” ,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 《送子天王图》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1、唐朝时期,追求法度,艺术发展全面辉煌 周昉的仕女图,如《簪花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画中妇女浓丽肥胖,脸型圆润,从披纱中能看出丰满的体态。画家极力表现骄、奢、雅、逸的气息和柔软温腻的姿态,一时成为风尚。 簪花仕女图 文人意趣——绘画艺术从注重写实转向注重意境 1、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注重意境的文人画在宋朝兴起,主要源于宋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加之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北宋文人山水画,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的开阔心态。 1)北宋的山水画 -- 气势宏伟、阳刚豪放、心态开阔 2)南宋的山水画------ 马远《梅石溪凫图》 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