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解析

2016年全国课标卷卷一文言文论述类题详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担任会稽知县)(鉴湖镜湖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答案:C,?有司侧重指相关部门或相关部门的官吏,而不是强调各个级别的官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召有司案图”,应该是“召集相关部门的官吏查看地图”。 A?,文中的首相虽然居于宰相之后,毕竟上面还有皇帝,与今天外国的首脑当然不相同;?B,建储,立皇太子。《谷梁传·隐公四年》《春秋》之义,诸侯与正而不与贤?范宁?注:?雍?曰:正,谓嫡长也……建储非以私亲,所以定名分。原文中说了通常采用,说法也委婉。C,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更多的是强调各部门的官吏,后来泛指相关部门的官吏。D项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辽国,原为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1066改为“大辽”。916年建立,1125年被金灭掉,907年朱温代唐建梁,1127年北宋被金灭掉。契丹与五代和北宋都有战争。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 答案,C? A选项,先说他“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然后又讲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表述略显重复,有点点让人误解,好像他进士及第前似乎都已入仕途,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从先概述后详述的逻辑分析,这个选项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最好不选A?。 B选项中“久经历练”,表述得有点似是而非,原文中“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翻译为“通晓熟练法律,任职久后,熟知朝廷中央各机构典章制度”,“每”翻译为“每每”应该没问题,意思是“时常,常常” C“防患未然”表述不够准确,毕竟契丹人已经在边境界河捕鱼通盐船了,用“防微杜渐”比较恰当;“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这个意思表达得比较含混, 使谕以指意(旨意,意图,朝廷旨意就是禁止契丹人在界河里捕鱼,让他把朝廷的旨意晓谕给对方)一句,因为不是太熟悉背景,所以很不容易弄明白它的真正含义。选项中的理解把“使”翻译为“派遣使者”,不当,应该是“朝廷使之”的意思,就是“朝廷派赵滋”,“谕以指意”应该是“以指意谕之”倒装和省略,应该翻译为“把旨意告诉给对方,把意图晓谕给契丹” D这个选项的理解应该还算准确。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翻译:皇帝赐宴,你不到来,这是对君王命令的不诚心(不恭敬),君王有疾病,你(却)一定要让他亲自前来,这样处理(对待)合适吗? ?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翻译:苏轼曾经私下责备曾公亮不能匡正(纠正)时弊,世人讥讽他只知道保持禄位巩固受宠的地位。(苏轼还算给他面子,只是私下责备,而世人则是公开讥讽) 说明:本文为2016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文言翻译,以下黑色字为原文,红色字为翻译。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