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班级 座号 姓名(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减)【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同“熟”。⑥从:同“纵”。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C.屏人论事(使退避) D.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同“佯”,假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甲文中,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回答中可知谢道韫是个 、 的孩子;而乙文中,儿时王羲之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走:争着跑。⑦信然:果真是这样。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回答更满意B.乙文中王戎断定“此必苦李”的依据是“树在道旁而多子”C.从甲、乙两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机敏、聪慧的孩子。D.甲文中谢道韫的突出表现是极有才情,乙文中王戎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思考。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尝与诸小儿游( ) (4)唯戎不动(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从《王戎识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祥③。”儿云:“已足,不须复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选自《世说新语·夙惠》)【注】①韩康伯:名伯,字康伯,东晋玄学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夹裤。裈,有裆的裤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止得襦(同“只”,只能)B.母殷夫人自成之(成功)C.寻作复裈(不久) D.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母殷夫人自成之 友人惭,下车引之 B.母问其故 独善其身C.乃答曰 去后乃至 D.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 给划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三处)火 在 熨 斗 中 而 柄 热 今 既 著 襦 下 亦 当 暖 故 不 须 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待君久不至,已去。 (2)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5.下列对【乙】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从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