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大石墓-安宁河谷的坚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秘大石墓-安宁河谷的坚守

神秘大石墓:安宁河谷的坚守   四川西昌安宁河畔,矗立着数百座巨石垒成的千年墓葬:都是重达数吨、数十吨的石块筑成,墓高2~3米,上覆墓顶石,背后还由大而小排列着一些小石块,如同尾巴。历经岁月冲刷,大石墓已经风化、斑驳,挂满的藤萝,似乎已在上面纠缠很多年了。   古人为何要修建如此巨大的墓葬?又是哪个民族有这样的耐心修建这种巨大墓葬?      邛人:一个视武力为生命的部落         故事要从春秋时的安宁河畔讲起。   安宁河发源于菩萨岗,从牦牛山脉与螺髻山脉之间缓缓南流,是雅砻江最大的支流,途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留下了一连串冲积盆地,即地理学上的串珠状盆地。   盆地总是古人的乐土,河谷地带则成天然走廊。《史记》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而邛人“俗多游荡,而喜讴歌”,视武力为生命。传说“邛之初有七部,后为七部营军”,战争来了,邛人举族皆兵,这种靠亲情、血缘维系的军队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一时间与强大的滇和夜郎部落几能并驾齐驱。   然而,汉代之后,铜矿的短缺使得邛人举步维艰,战不能胜,无奈只有放弃拓植疆土、往大渡河沿岸渗透的念头,安守安宁河谷。可河谷并不安宁,剽悍的滇人一直觊觎邛人广袤的领土,见此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强敌面前,邛人唯有节节败退,血腥与搏杀令邛人感到了生存法则的残酷。   同时,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一批批汉朝军队的开驻,使得西南夷间原有的均衡与制约都面临极大挑战。元鼎五年,汉武帝欲征发西南夷攻打南越,邛人拒不奉诏,联合笮人、且兰人造反,结果叛乱未持续太久,邛人首领的头颅便很快被送到了长安。此后,邛人一蹶不振。到了东汉年间,邛人竟然从安宁河谷神秘消失。      他们没有离开,他们用墓葬坚守      可是,在我眼中,他们并没有离开。有人说,滇国的工匠最终成为国家的史官,用青铜记载下了滇国的历史;可是在安宁河谷,逝去的邛人同样谱写了一首部落的史诗,让我们看到了邛人对生命的礼赞。那就是这几百座大石墓。   邛人未留下自己的文字,身影亦随着历史的车轮消失殆尽,唯一令后人接近这个民族的便是这些大石墓。   凉山州博物馆,一处破败的二层小楼,没有展厅,文物都堆积在库房中。馆长唐亮告诉我,自上世纪70年代始,考古学家陆续清理了40余座大石墓,出土文物集中在春秋至汉代,那正是历史上邛人的活动时间。   对大石墓的考古发现,一方面,让我感受到当时邛人的无奈:别看大石墓看起来光鲜,出土文物却袖珍无比,多属铜铃、铜簪、铜镯、铜扣饰等等,连青铜兵器都没有,好战的邛人如此窘迫,令人扼腕;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他们不屈的抗争:当时虽然内外交困,邛人仍在坚持修建大石墓――因为汉代的大石墓更为恢弘!是频发的战争夺去了更多邛人的生命,还是邛人用这种方式顽强地固守着自己的领土?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中国古代的墓葬,大多“托体同山阿”, 邛人的大石墓却一座座傲然屹立在安宁河谷――这不是坚守又是什么?      巨石象征力量,邛人终得安宁      那么,这些大石墓究竟是如何修建的呢?      奥妙就在于几乎每个大石墓后面都留有的一连串由高而低的石块。这些奇怪的“尾巴”起初令唐亮百思不得其解,而谜团得以揭开,还是受金字塔的启发。   古埃及金字塔壁画上描绘着古人修筑金字塔的场景:为了搬动重达10余吨的巨石,古埃及人专门修建了一个斜坡,用降低运输坡度的办法减轻重力,金字塔越高,斜坡也就越长,这项关键的技巧,正是金字塔修筑的关键。唐亮说,大石墓的“尾巴”就类似于古埃及人的斜坡,邛人先建造大石墓墓身,尔后修筑“尾巴”,从而将重达10余吨的巨石运上墓顶。   看来,人类的智慧实有共通之处。   或许,恢弘的大石墓恰好是邛人脆弱心灵的象征。历史上的安宁河流域虽托名“安宁”,却承载了太多的血腥。频繁的战事令邛人饱尝流离之苦,对于安宁的祈求成为每个邛人的愿望。也许在他们看来,巨石象征着力量与安宁,只有将灵魂栖身其中,才能永享安宁的净土。   行走在悬崖上的?k人托体悬棺;生活在三峡泽?笾械陌腿怂篮蠊樵岽?棺……不同的葬俗,可能与部落的生活与愿望息息相关,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由此推断,史前的邛人应该是一个对死亡极其敏感与尊重的民族。   遗憾的是,随着舍弃了这片安居了400余年的乐土,舍弃了他们墓穴中逝去的族人之后,邛人也舍弃了这种对死亡的尊重。或许生存的压力最终改变了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从那时起,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神秘墓葬。   清晨,当我离开德昌时,柔媚的朝霞挂在半空,公路旁的大石墓沐浴在薄雾之中,以一种骄傲的姿态扫视着安宁河谷,安宁河仍静静流淌着。   从大石墓身边穿过时,早已风化斑驳的石头见证了它2000多年的荣辱。然而,它又是平静的,早已随着历代王朝的变迁融入了村民的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