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虚词)PPT
古代文言文翻译方法 适用于古汉语文言文以及古典诗歌 翻译的基本要求 ①要一一对应。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 ②要重视句式。 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③要揣摩语气。(对原文的语气进行重点理解) ④要贯通文意。 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的要换成古义……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无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的说 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查一遍,看看有无漏译,语句是否通顺。 留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换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补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 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调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文言文虚词专题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替”、“给” 动词 “作出”、“制定” ?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代上文的“君子” 副词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A、少数沿用下来 学不可以已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投诸渤海之北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而已矣 2004-2010年高考广东卷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 年份 考查词语 题干设问 语句 2010 之、为、所、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均选自阅读文段 2009 其、之、以、乃 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2008 因、与、以、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7 而、以、所、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6 以、因、乃、为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文段与课内组合 2005 与、且、以、而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4 于、之、则、其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共考查了12个虚词。未考:何、若、焉、乎、者、也 虚词高效学习方法——表解法示例 虚词 用法 意义 例句 而 连 词 表转折关系 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