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论中国学术的门户之见.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 摘 要 錢穆先生認為中國學術的根本精神在於追求學術的通義與通人的成德理想。錢穆先生認為中國學術史上追求整全不偏之學術通義與通人的典範是孔子與朱子,而中國學術發展的危機就在於脫落此根本理想。(《論語》)、。、、。 關鍵詞: 論語、(錢賓四)、、、、、、、、、Analect、Quian Mu (Chien Mu)、Confucius、the transmission of the Way、Tang Jun-I、Mou Tsung-san、Liu Shu-hsien、universal scholar、universal man、theory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1893-1990)認為中國學術的根本精神在於追求學術的通義與通人的成德理想。錢穆先生認為中國學術史上追求整全不偏之學術通義與通人的典範是孔子與朱子。而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危機就在於脫落此根本理想,而轉成:1.在截斷舊傳統。2.輕視前人成績。3.門戶之見。4.淺薄之時代論。5.問題意識的失誤: 運動製造標語的思想6.重「」「」「」「」「」「」「」「」「」、。、、、(或簡言之即「」「」)「」「」「」「」「」「」。「」 ; 即在貫通新知與舊學、動靜、、、、、「」「」;「即學即德」,「即德即學」的圓融境界,回歸到崇高無極之「人」的「」「」「」、、。 二、〈〉。在錢先生一生最重要的一本「由學成教」的書《》 顏子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孔門七十二弟子,師弟子間,莫不尊顏子為好學。後世有孟子,其時群言並興,而楊、墨之言盈天下。孟子則曰:「乃我所願,則學孔子。」又曰:「能言拒楊、墨者,皆聖人之徒也。又曰:「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特以為聖人勉當時之學者。後世以孔、孟並稱,而每引孟子語以堯舜自勉。則其為學趨嚮,有時與孔子有相異。 自來咸信孟子學是陸王學的遠祖,因此如細讀此段錢文時,當知每當對應孔子時,即可見孟子「」(民國三十一年)一篇重要文章〈〉。 唐代禪宗別說即心即佛,當下現前,便可立地成佛。當然學佛成佛,全仗一心,但抹殺了心與佛間種種曲折層次,有此心即可成佛,猶如告子說有此生命即得了性,所以宋儒說禪即是告子的路子了。陸象山自謂有得於孟子,他說,我不識字,亦將堂堂地做一人。但從不識一字到堂堂地做人,其間亦有許多曲折層次。……王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但其江右一派弟子,卻說無現成良知。泰州一派別說成滿街都是聖人,端茶童子亦是聖人。但此端茶三子,只是盡心端茶,卻不能說其知性知天。 在民六十四年出版的《中國學術通義》一書的<中國儒學與文化傳統>(民國五十年十月)一篇極重要的文章中,錢先生對儒學在唐代以降,由韓愈提出「」「」「」。 首先,錢先生對「」「」」道統觀相隔。」換言之,宋儒雖然對千年來的道統,深切著明、建體立極以明佛老之所未見。但客觀上這種「重道統,輕學統」,雖對價值學與生命的智慧與方向深有創闢,深有所造,卻也相對地種下了不利於此後整體學術統緒發展的因子。也因此,才能合理解釋清初三大儒會對從「心學」的高峰轉成末流空言與近於狂禪的痛切反省中,形成一股重振「經學」與「史學」的新轉向。錢先生說: ……故就歷史文化大統言,宋儒此種道統論,實無是處。黃梨洲弟子萬斯同,曾作儒林宗派一書,此書雖亦儘多可議,然把儒學門戶廣大開放,較之宋儒主觀的、一線單傳的、孤立的、易斷的道統觀,則確已開明多了。 此下清儒立意反宋學,卻想不到又來高抬漢學,嚴立門戶,似乎孔、孟之學,到清儒手裏,反又中斷了。不僅如此,即宋儒以前如十三經注疏等,清儒也看不起,就中只看重了鄭康成一人。後來連鄭康成也不信任,定要推到西漢董仲舒,但又不得不牽上了東漢的何休。這直可謂進退失據,而末流推衍所及,出來一個康有為,自認只有他,才能再接上此一統緒。試問此種說法,豈不荒唐可笑!但推原其始作俑者,則不得不仍回到宋儒道學諸公的身上。固然,道學諸儒在中國儒學傳統裏有其甚大之成就與貢獻,但此一狹窄的道統觀,卻不能不說由他們創始。至於清代諸儒,存心要反對宋儒理學一路,而不知自己仍陷在理學家的道統圈裏,依著別人家的牆壁,來建造自己的門戶,那就更可笑了。 余英時先生在〈〉〈〉……韓氏則隱然以此道統自負。此一觀念,顯然自當時禪宗來,蓋惟禪宗才有此種一線單傳之說法。禪宗尚是一線相繼而繩繩不絕,而儒家的道統變成斬然中斷隔絕兩千年以上,乃始有獲此不傳之神秘的人物突然出現」。 以錢先生對儒學博綜會通的觀點,他曾說自己治學歷程中對宋明理學潛沈最久,雖有所得,然不輕易示人。」,但中間裂縫太大,於是朱子才補進了董仲舒、揚雄、王通數人。但數百年得一傳人,中間忽斷忽續,到程伊川,又說須至其兄明道始是直孟子真傳,中間更無別人插入,如說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