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苏轼与诗词 夏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苏轼与诗词 夏编

。 苏轼生平简介、经历 北宋才子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本书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135首、词27篇,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人物轶闻 一、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视为巧对 二、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刘贡父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刘贡父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苏轼人生态度 超脱。 在苏轼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儒、释、道思想均有影响。友朋山林之乐、山水田园之趣、哲理禅机的参悟,都成为其精神上的补充。“夜阑风静 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3]78。苏轼既不像“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在工丽山水诗中消磨个体的谢灵运,也不同于隐身独善,在田园诗中自我退避的陶渊明。不论处江湖之远或居庙堂之高,苏轼均以自己的心灵为出发点,实现对现实人生的超越。进而把生活当作能够体悟生存意义感悟生命本体的活动。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首词里,作者从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幻想中转向对现实人生的观照,虽然命途多舛、坎壤不遇、遭贬处穷,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依然难掩他对生活的热爱。苏轼的人生思想,根植于儒家的积极人世精神,同时又吸收了释、道思想中的注重本体自觉、超越世俗功利的有益成分。他以儒家严正的思想对待现实和自己、以道家的超脱与旷 达安顿自我的思想与情感、以释家的智慧感受生活。无论落魄通达,苏轼都能以超脱的心境来对待。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3179。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许多人把岭南当作是不归之路。韩愈贬潮州时,曾凄凉地哀叹:“知汝前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3]84,然而苏轼来到了惠州却吟到:“报道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2,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投荒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3]73。 2.健朗 苏轼一生浮沉宦海、屡受蹭蹬、颠沛流离、略无宁日。昨日还是五马使者,今日忽成乌台案 犯I今天尚为东坡野人,明日则为翰林学士,后日又复成为天涯罪人。造化如此捉弄人,似乎存心要考验苏轼定力如何。人们最欣赏的不是苏轼的兼济之功,而是其解脱之方。他平心静气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从容洒脱地走完艰难的人生之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旷达自适的人格典范。苏轼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他的人格中含有大鼍的达观品质和辨证思想。他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以智者之胸怀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切正如他的诗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5】3”。“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 蛇的智能加上鸽子的温文??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份”【7]5。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得意时。他启智慧之门,静心处世。能观己过;失意中,他度三生之苦,苦乐随缘。应付自若。 苏轼思想变迁 知兄莫如弟,对苏轼一生思想之变迁,苏辙曾有最精当的描述:“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