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博物馆所藏吴昌硕手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州博物馆所藏吴昌硕手稿   在晚清的书画艺术舞台上曾出现了一位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的艺术奇才,他就是引领一代的“海上画派”领袖、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仓硕,别号缶庐、苦铁、大聋、老仓、老缶等。七十岁以后以字行。他一生孜孜不倦,勤于创作,再加上他喜交文友,经常酬诗往来,反复吟哦推敲,故而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手稿,让后人能一睹其书法和诗文之风采。湖州市博物馆藏有先生手稿若干,现择其中介绍如下。         手稿一:纵 22.8、横22.8厘米,纸本。      江宁翁铁梅先生前宰吾邑,有循声乡人,至今称之。先生尝谓人曰:“此吾太翁之教也”。近者先生发箧得太翁旧画帐,颇亟装池之,出以见示。云烟蓊然,林涧平远,风枝露叶,设色如新。手泽所在,不忘于杯卷;家风所托,可告于云仍。昌硕有以知先生铭其孝思于不匮也。太翁藏古最富,故点染皆有逸致生趣,即以画论,亦足传矣。   成都路武昌里二弄东四十九号金陵翁   翁铁梅先生即翁长森(1855―1914),近代著名藏书家,铁梅为其字,江宁(今南京)人。其父翁子谦曾任秀水(今浙江嘉兴)知县。翁铁梅年少时就在其母亲的严厉督促下勤于学习,学诗赋于龚谦夫,学古文于汪梅村,打下深厚的古文字功底。但仕途不顺,屡试不第,乃援例为知县。初知安吉,在安吉政绩令人称颂,手稿中“江宁翁铁梅先生前宰吾邑,有循声乡人”正指这一点。翁铁梅无意中发现其父藏于箱中的画藏,颇为兴奋,加以装裱后请吴昌硕题款于上。此手稿应为信稿之底稿,“成都路武昌里二弄东四十九号”该是翁铁梅在上海的住址。此手稿既没书写时间,也无钤盖印章,但观其书法,其行书风格初具雏形,只是字里行间结构布局稍显凌乱,应为吴昌硕中年前期之作。四十四至五十四岁这段时间吴昌硕寓居上海,与翁铁梅互有往来,此信稿大概为当时之作。         手稿二:纵22.8、横46.8厘米,纸本。      福寿岂能求即得,何来仙女号麻姑。治聋酒赐金壶酌,誓不从人背羊呼。西洎衣褶玉壶山,刻意经营古法传。今日平心论画稿,输他补景出天然。眉蜂滴翠眼波娇,粉本居然费子苕。纵有吴中高弟在,流传赝作亦寥寥。   玉农老兄得冯栖霞画帧,欢喜无量,属为题句。丙午涂月吴俊卿 老仓   下钤朱文篆印“仓硕”。   玉农老兄即为许玉农孝廉,浙江湖州人,家住湖州小西街,是湖州有名的富绅。其父许燮人与著名人物画家费派创始人费丹旭交善,费曾为其画过肖像。许玉农与吴昌硕一向交善,吴来湖州就住在小西街许家。后吴昌硕游学苏州,许玉农也当过一段江苏金坛县县令,两人一直往来密切。直至后来吴昌硕移居上海,许玉农也弃官于上海经商,在生活上经常接济吴,吴昌硕也时常以赠画相回报。此手稿为丙午涂月(1906年12月)吴昌硕应许之请属题于冯栖霞的画帧之上前拟的草稿。丙午年吴昌硕六十三岁,就在同年同月腊八日许玉农还属请吴为其父亲行看子(即费晓楼于庚子年为许燮人画的肖像画《随月寻诗图》)赋诗题跋:“负手行吟去,春宵殊可怜。图能超浩劫,人已作飞仙。花月依然好,吟魂何处边。轻声闻小凤,端不愧前贤。丙午岁暮,玉农孝廉知己出其尊甫燮人行看子属 吴俊卿”,“燮人先生,乡先辈也。当其闲步寻诗,胸襟洒然,有光风霁月之概。惜返真太早,未得一闻绪论。今见画图,何其幸耶。题字时适客至,匆遽忘称谓,凡人至熟习者,但呼之而不以称谓为重。然虽笔误,与先生盖神交矣。尚友古人本吾辈事,见者幸,弗以狂傲责之。腊八日又记 俊卿”。并所用印章均为朱文篆印“仓硕”,故极有可能此手稿与《随月寻诗图》上题诗属同日之作,应也为丙午年十二月腊八日。书法与前一通相比,行书风格更加鲜明突出,点划顿挫颇具动感。         手稿三: 纵29.5、横29.5厘米,纸本。      秋气如潮撼古厅,浮生大海一根萍。支床斗蚁神闻道,病足成夔字象形。画再开天由鬼哭,儒谁坑死问山灵。操戈同室伊胡底,漫说三苗竟不庭。   雨歇潇湘鄂渚清,两川百粤气如蒸。敬从齐物谈庄子,且制黄冠学道陵。河若变清龙起蛰,器能存汉雁擎镫。尽人亦欲仙难治,政简遥思古结绳。    此手稿为吴昌硕自作的二首七言诗。“病足成夔字象形”,可以断定此时他已病足。据吴长邺《我的祖父吴昌硕?年谱简编》载:“宣统二年庚戌(1910)67岁是年始病足,不良于行。”如此推测,此手稿绝对是六十七岁以后的作品。观其书法,较前两通相比,更显笔势雄健酣畅,一气贯通,已步入成熟老辣之境。      手稿四:纵18.8、横108厘米,纸本。      啸弟如晤,得示知吟兴勃如。缶三月间赴杭作佛事(为兄母百岁事),竟逗留西泠印社廿余日,始回沪,耳聋足蹩矣。善□□承以寿,问何?老弟忽作奇想(耶),无论不敬云寿,试问寿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