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区域结构
《产经评论)2OLO年7月第4期
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与城市旅游
中心地的区域结构
陈向阳 陈日新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但促进 了许多新的旅游中心地的产生,而且形成 了不少新的城市旅游中心地
的区域结构。这是现代旅游产业集聚的一大特征。本文把旅游消费者行为中关于多样化偏好和追求效用最
大化的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周边旅游 目的地的区位结构研究。全文从消费者对一个周边旅
游 目的地做单一往返旅游、对全部周边旅游 目的地分别做单一往返旅游 以及对全部周边旅游 目的地做链路旅
游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总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求得城市旅游中心地在总消费效用最大化前提下最优的
两种基本区域结构。
[关键词]旅游消费多样化偏好; 城市旅游中心地; 效用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298(2010)04一ol22一o8
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增长总是依赖于行业的集聚。对于制造业和大部分服务业来说,由于它们的生
产要素大都是流动的,这些产业由于递增收益的驱动,它们 日益向城市地区集聚。并且不同行业由于对
交通成本和土地的不同需求,它们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又各有 自己的特点,例如中国的银行业,在城
市内部具有网格状分布和集群式分布两种模式,对此笔者另有研究。然而旅游产业 由于受旅游资源的
约束,它们是否也和制造业一样向城市地区集聚?如果旅游产业也有空间上的集聚效应,那么旅游产品
的空间结构有何特点?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主题,运用经济学关于消费者需求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中的产品差异化原理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本文的第一部分对有关的参考文献进行简单的回顾;第
二部分首先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消费均衡的存在条件,然后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讨论旅游
产品的差异性和空间集聚的原理;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部分城市的实际来分析
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文献综述
对于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效应较有影响的研究来 自我国地理学家关于旅游市场的区域结构研究。这
方面的参考文献 比较多的是关于大城市旅游圈的结构研究,如马勇和董观志 (1996)…认为中国武汉市
大旅游圈分为内圈和外圈两大圈层。我国另一些地理学家在旅游圈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旅
游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建立的关于城市区位的标准化埋论之一,其
基本思想是:对于单一中心地,由于消费者需承担运输成本,周围地区对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
需求量随着离开中心地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少。我国地理学家把这一理论用于旅游市场的区域结构研
究,认为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吸引物对周围地区的客源 的吸引力也随着离开旅游中心地的距离的增加而
衰减。对于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林刚 (1996)E2]认为由于交通线路的约束,城市旅游中心地并不是
[收稿 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陈向阳,广州大学商学院教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陈 日新,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系副
教授。
· 122 · ‘
整齐的同心圈层结构,而是由交通线路将中心城市和各周边旅游地连接形成幅射状和蛛网状两种结构
模式。随着中心城市的增长和某~方向周边旅游地的增加,辐射状路径还可以延长形成串珠状次级结
构。但是地理学家对旅游业的空问集聚仍停留在对旅游空问做简单的静态描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
的速度因产业的急速集聚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而大大加快,不少旅游中心地如三亚、都江堰等均迅
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一些大都市由于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也成为旅游中心地,城市集聚的负效应反过来
又促进了城市周边旅游的发展,使城市中心地的区域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经济学家对旅游业集聚尚没有系统的研究,现有的参考文献大多是关于旅游需求和旅游 目的地的
选择模型的研究。前者或把旅游活动看做对旅游时间和旅游成本的权衡抉择,如 Borgera和 Fosgerau
(2008) 与Uysal(1998) 运用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边际替代率分析了消费者旅游时间和旅游费用
的替代值;或运用旅游无差异曲线和旅游线路产品的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