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碗礁一号”沉船留下难解之谜 本刊综合消息:备受关注的东海“碗礁一号”沉船水下考古电视直播,由央视新闻频道与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进行,自9月16日开播以来,连续多日吸引了全国观众的极大兴趣。原定6天的考古电视直播由于潮汐变化加上水下探摸测绘工作的基本完成而于9月20日提前一天结束。 五天来,考古工作人员从“碗礁一号”沉船上共发现了清代康熙中期产自江西景德镇的十几种瓷器,其中包含花觚、高足杯、平顶罐、香炉、葫芦瓶、瓷盘、瓷碗等器型。从海底出水的大都是大器物,其中一个釉面光亮、画意精美、高约60厘米的将军罐格外引人注目,虽有点破损,但上面绘制的“万花献瑞”图案非常清晰。最后一天专家指出,出水的瓷器有康熙年间瓷器特别明显的特征“双圈底”。瓷器上缠枝莲、博古图、人物等图案十分精美,如“八骏图”“渔家乐”“五子夺魁”等绘画虽然看似随意的几笔,却生动传神。部分做工精细的瓷器相当通透,对着阳光甚至可以看到瓷器后面的物体。其中一个类似花觚瓷器残片特别体现了当时青花瓷器的特点,瓷器用上等材料烧制而成,表面使用青花中最好的“翠毛蓝”作画,同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西方美术中光线变化的运用,使得表面色彩具有深浅浓淡不同层次,能分出很多色阶,最多可达12层。 水下考古人员在东边第六个船舱打捞出部分绘有类似菊花图案的花口青花大瓷盘,这些瓷盘完好无损地平躺在海底,还按照当时装船时口对口或者底对底的摆放样子。经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华莎鉴定,这批瓷器都是克拉克瓷,上面所绘的花卉图案与中国常见的花卉完全不同,具有十分典型的欧洲风格,是标准的外销瓷。此前陆续发现的一些瓷器器形也与中国的常见器形有所不同,比如筒花觚、高足杯等都比国内的器物多了个盖子。还发现一个精巧的小瓶,可以插朵花摆放在桌面上,极具西洋风情,而且上面描绘有长条叶子和细小的花,与中国风格不同。这些事实证明船上运载的是销往欧洲等地的外销瓷。对于瓷盘里被海泥封存的填充物,陈华莎介绍:“这些填充物中含有种子,具体是什么种子还得进一步化验。古时候人们为了防止瓷器间的破损,经常在瓷器中撒上种子和泥土,再浇上水,通过种子发芽,产生错综复杂的枝节,减少了瓷器间的摩擦,这样就确保了瓷器安全。” 厦门大学教授、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说:康熙时代的青瓷可谓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青花瓷器更是清代瓷器的代表。这次水下考古发现的文物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十分难得,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青花瓷发展历史和清代早期外销瓷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本次考古电视直播前方总指挥张威在总结中提到:“我们已经测出这艘沉船的长度为13米,船头宽2米多,船深3米,船上有12个舱,由于此处地形北高南低,沉船斜扎在12米至15米的海底。” 自从6月福建渔民在碗礁海域无意中发现沉船以来,这艘清代沉船就一直被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考古的深入,它的谜团却越来越多,种种猜测让真相扑朔迷离。 “碗礁”的由来 “为什么会叫碗礁,就是因为很久以前载着瓷器的船沉在这里,渔民在打鱼时曾意外‘捞上’一些碗。”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渔民介绍说,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沉船的传说:几百年前,这里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碗礁、白糖礁、银珠礁等。 据了解,在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发现的多达数百处的古代瓷窑遗址,其年代上迄南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反映了福建地区陶瓷器生产的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大量产品还远销海外。由于种种原因,福建大批输出的陶瓷器有一部分未能到达预定的港口和地点,而是随着失事、遇难的船只沉没于海底。连江县东洛岛与正在进行沉船考古的平潭县屿头乡碗礁海域一样,也有运输陶瓷器的船只遇难。 谜团一:为何不同年代器物同在一船?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介绍说:目前“碗礁一号”出水的瓷器,按照制作工艺技术判断,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中期,由景德镇制造的外销瓷。但有意思的是,一些瓷器却明显为清康熙早期的。为何同批货物中会有不同年代的瓷器?陈华莎认为这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谜底。她还表示,瓷器采用的是高岭土烧制而成,工艺水平并不亚于官窑。能用被称为“御土”“官土”的高质量的高岭土烧制民窑,说明当时为出口而开禁“御土”的使用,一个绘着和官窑相似龙纹的瓷器隐约地证明了这点。 谜团二:康熙瓷器怎么有简体字? 在大量的出水瓷器中,有许多难解之谜。比如一件瓷器上,绘有骑马狩猎图案,从人物的发型上可以看出,骑马的男子为契丹人,陈华莎表示这是首次在青花瓷器上出现契丹人物,但骑着一匹花马、手持一只“海东青”的女子却身穿汉族服装,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