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苏”机制制钱铸地探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苏”机制制钱铸地探寻   机制制钱是清代晚期出现的用机器铸造的新式制钱,是传统的翻砂铸钱向先进的机器铸钱过渡的产物。机制制钱中有一种“宝苏”机制制钱(封三图1),其多数版式比较常见。但是,这种钱的铸造地一直以来没有定论。有关“宝苏”机制制钱铸地的说法主要有四种:1.广东钱局代江苏省铸;2.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铸;3.广东钱局代湖北省铸;4.江苏省铸。笔者经研究认为,前三种说法不能成立,第四种说法比较模糊,没有弄清问题的实质,只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才是“宝苏”机制制钱的铸造地。   要弄清“宝苏”机制制钱的铸地首先要厘清这种钱的基本情况、广东钱局自铸机制制钱的情况、广东钱局代江苏和湖北铸造的机制制钱的重量、代铸钱的形制等问题。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广东钱局称为广东局,将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称为江宁局,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称为江南制造局。   (一)“宝苏”机制制钱的基本情况      “宝苏”机制制钱的基本形制为正面汉文光绪通宝,背满文宝苏。这种钱版式繁多。正面的版式主要有五笔“光”(封三图1)、六笔“光”(封三图2)、异体字(封三图3)、“缶”宝(封三图4)等四大类;背面的版式主要有勾头“苏”(封三图1)和撇头“苏”(封三图5)二大类。各大类中又有书体风格和字体大小的变化,形成多达七十种以上的版式。材质有黄铜和白铜二种,直径在22~23mm左右,重量一般在2.95g(合库平七分九)以上,重者达3.4g(九分一)。   (二)广东局自铸机制制钱的基本情况   广东局自铸机制制钱分两个时期,后期(光绪三十二年以后)铸的小制钱与本文无关,前期试铸的当五、当十大钱也与本文无关。广东局前期自铸的小平机制制钱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正面汉文光绪通宝背汉文库平一钱和满汉文广(封三图6),重一钱;另一种是正面汉文光绪通宝背满文宝广,重八分①(封三图7)。这两种钱的版式都十分单一,没有大的版式变化,都只有二、三种不易分辨的细小版别。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局系全套引进英国喜敦厂生产的先进造币设备,模具的母模十分耐用,无须另行刻制母模。   (三)广东局代江苏和湖北铸造的机制制钱的重量   广东局代江苏和湖北铸造的机制制钱的重量有三种说法:1.八分;2.八分和七分都有;3.七分。笔者认为只有第三种说法是正确的。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十五日,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致电两广总督谭钟麟等,“沿江各省钱价奇贵,拟由江省筹款,购铜、铅寄粤,鼓铸八分重铜钱二十万串。”并询“每日最多能铸若干串?……每月工火需费若干?”②十八日,张之洞致电江苏巡抚赵舒翘等征询请广东局代江苏铸钱的意见,得到认可后于二十二日上奏。   二十二年(1896)正月,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刘坤一回任两江总督。   二月初七日,张之洞致电谭钟麟,“上月由沪购铜二百担,铅五百担,寄交钱局。请饬该局迅速代铸铜钱,每文重七分,铸有成数,即由该局附轮寄鄂。所有工火运费,当由鄂解还。”③从这条电文中可以看出,湖北省一开始就打算铸七分重钱。初八日,谭钟麟回电,“七分应奏明,粤铸皆八分也。”④   同日,刘坤一电询张之洞,“鄂省铸造铜钱改七分重,曾否具奏?”⑤张之洞回复,“钱八分尚重,私毁仍不能绝。昨询粤局,七分尚可受机器压力,文字仍系明显,故拟改七分,鄂拟即具奏。江南所铸,似亦可奏明,改为七分。照此则不致亏折矣。请裁酌。”⑥   二十四日,张之洞致电总署,“目下铜、铅价贵,钱重则私销必多,……莫若每文改重六分,既可杜绝私销,兼免多亏铸本。……可否每文改重六分?事关奏案,急切待铸,恳代奏请旨遵行。”⑦与此同时,刘坤一也上奏,“鄂局现亦拟改铸七分,苏省事同一律,自应仿照办理。”⑧   三月初二日,张之洞致电谭钟麟说明拟改重六分的缘由,并询“江南究竟是否仍铸?岘帅意拟铸若干重?”⑨谭钟麟回电,“改铸七分,岘帅允奏,鄂应一律。铜未到不敢开炉。鄂铜不敷两日铸也。”⑩   三月初五日,张之洞再询谭钟麟,“究竟江南已与粤商定铸钱若干串?已寄铜到粤否?粤省亦铸钱否?若铸时是否亦铸重七分?”(11)谭钟麟回电,“江南定七分,铜、铅未齐,粤无铸意。”(12)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江苏省最初拟定的制钱重量是八分,但并未实行,不久也改为七分了。   湖北、江苏奏请减重遭驳回后,五月初九日,刘坤一再次上奏“粤局前次寄到七分钱样轮郭宽厚、字画分明,因分两未定停工未敢遽铸。江苏钱价至今尚未平减,商民受累日深,拟请仍照每文七分鼓铸,俾便民用。”(13)   六月二十四日,刘坤一致电张之洞,“倾户部电:制钱每文重七分,奉旨:‘准照所请’云。谨电达。”(14)同日,张之洞致电谭钟麟,“岘帅电:接户部电:‘制钱每文重七分’,奉旨:‘准照所请’云。鄂省附铸,请饬钱局速办。”(15)   从上述湖北、江苏、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