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之“激活”策略.docVIP

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之“激活”策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之“激活”策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之“激活”策略 江苏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王庆红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才能“提高组织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就构建高效课堂中的“激活”策略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巧设疑问,“激活”学生陈封已久的热情 古人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一个善教者就要善于设置疑问,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问题。教师要创设探疑性问题情境,利用设问、正问、反问等形式,多方位诱导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激发学生思考。只有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高效课堂的营造才有了最根深蒂固的基础。 教材《项脊轩志》有这样一个细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补记是写于作者多大的年龄,古今有争论,有人说31岁左右,有人说35岁左右,你认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有同学从第五节找到“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加起来是13年,与作者写正文的年龄(18岁)加起来正好31岁。有的同学则认为31岁不对,因为“庭有枇杷树” 且“今已亭亭如盖也”绝不是两年就能长成的,“亭亭如盖”意思是“高高地直立着,(枝叶繁茂)如伞一样”,最起码要五六年,那么写补记应是35岁左右。看着学生争 得面红耳赤和找到答案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趁机又提出一个问题:“这处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回答:“思念妻子,枇杷树是妻子亲手栽植的,人亡树在,睹物思人……” 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善思考,更不是我们的学生对语文缺乏热情,而是我们不能巧设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是我们的教学策略封闭了他们探究的欲望。但课堂设疑需注意不能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这样虽然也能激起学生的思维,但只能存于浅表层次。设疑要巧,要抓住主要关节,捕捉矛盾进行设疑,这样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打开,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还有消除疲劳、激活创造力的作用。充满激情的教学使学习的主体往往乐此不疲,而且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教育过程需要情感,丰富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师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教师应用自己充沛的感情、飞扬的激情,感染学生,点染学生情感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 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先放配乐朗诵的录音带,用深沉凝重的音乐、语调充分感染学生,让学生犹如看见了刚刚丧夫的女词人在不停地寻觅,但结果只是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景象:大风忽起,寒气砭骨,“三杯两盏淡酒“也难以驱散她心头浓重的阴云;百无聊赖中抬头望天,雁群飞过,更增添了对丈夫的思念;满地黄花堆积在地,词人任其自生自灭;傍晚守着窗儿,只盼天黑,可又下起了雨,打在词人破碎的心上…… 接着,我再给学生讲解,词人不但刚刚丧夫,而且正值国家衰败之际,南宋小朝廷不顾人民死活,醉生梦死,大片国土沦陷,国恨家愁,集于一身。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探究的问题:词中表达的是什么情?通过哪句话表现出来?学生从词中结句“这次第,怎一个lsquo;愁rsquo;字了得”感受颇深,词中表现了她深深的悲哀,甚至有的学生从词中体会词人的晚年过得十分凄凉,这首词是词人晚年生活的写照。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学生进一步领会了词的主旨,受到强烈感染。最后,当我让学生主动起来朗诵时,许多平时内向的学生也敢站起来要求朗诵,且不少学生读得满含凄凉之情,有如走进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之中。 可见,适当适时的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激活”,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学生情感的嫩芽真正萌动,当学生积极性的火花真正点燃,那么,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就已经铸就。 三、鼓励思维,“激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才智 新课标明确指出:“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如何才能保证学生深入地探究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思维,以便“激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才智。通过不同方法、方式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高效课堂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真正名副其实。 首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如利用一些课堂点滴剩余时间来个“众说纷纭”,像“苹果可以用来干什么?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