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原理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DSL原理及应用

ADSL原理及應用 報告內容 PART I:背景 前言 網際網路接取方式 問題在那裡 網路頻寬 網際網路撥接擷取之瓶頸 電信公司之挑戰 解決方案 報告內容 PART II:ADSL原理 ADSL概述 xDSL傳輸特性 ATU-R結構示意圖 影響 ADSL效率之因素 造成 Crosstalk 之因素 ADSL調變技術 ADSL傳輸模式 報告內容 PART III:ADSL應用 ADSL+ATM網路架構示意圖 ADSL應用服務 ADSL應用架構 客戶常問的問題 ADSL與Cable modem之比較 相關資料網站 PART I 背景 前言 都是Internet惹的禍 價格低廉人人用得起 各類多媒體應用相繼出現 國內上網人口在87年12月達三佰萬,NII小組更盼望今年(Y2K)底達500萬人,其中300萬人經由分封上網。 全球上網人口於88年1月達一億五千萬,為成長最快服務業務之一。 前言 上網人口的快速成長及多媒體服務的蓬勃發展,造成電話網路之壅塞及高頻寬需求之殷切。 上述問題之解決為發展網際網路服務一刻不容緩之課題。 網際網路擷取方式 非撥接式 數據專線(Leased line) X.25,Frame relay ATM 數位用戶迴路(XDSL) Cable Modem etc. 撥接式 類比式撥接數據機(Modem), 整體服務數位網路(ISDN) 問題在那理 網際網路撥接擷取之瓶頸 連續使用電話達 1Hour 之用戶<4% 連續以數據機使用網際網路超過3Hr之用戶~30 % 連續以數據機使用網際網路超過24Hr之用戶~7 % 長時間佔線造成市話交換網路之壅塞與飽和 接取速率:類比數據機最高56K, 數位數據機最高64/128K 電信公司之挑戰 依ITU(國際電信聯盟)統計世界各地本地迴路約有七億銅線作連接 全部以光纖鏈路延伸至用戶端,取代銅線迴路,事實上很 困難 要求現在更新本地鏈路並不可行 快速服務的衝擊─擊敗競爭者 解決方案 擴充交換機容量---不經濟且不能解決頻寬不足之問題。 採用ADSL+ATM---直接減輕交換機負載並將接取網路寬頻化。 利用現有市話迴路,創造加值服務。 中華電信市話網路遍佈全台灣,普及 率超過99%,推廣容易。 為何是 ADSL? 已建設大量銅線電路 使用現有架構 遍佈各地立即可用 能提供多媒體及寬頻服務 今日技術已證明可行 受 CATV 競爭威脅 PART II ADSL原理 ADSL概述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頻譜分佈-- 0 ~ 4 khz for POTS 4k~1.1 Mhz for Data 利用既有電話線同時提供 電話服務 上行640k~1 Mbps, 下行 1.5M~ 9 Mbps 數據傳輸服務 ADSL應用本公司訂定業務名稱—HiFly(網易通) 適用距離—離本公司機房4公里以內 ADSL發展歷程 1989 – Bellcore提出DSL概念 1991 – ANSI T1E1.4開始討論DSL標準 1992 – T1E1.4著手計劃 1993 – 首次ADSL連線, T1E1.4決定採用DMT編碼及首次ADSL試用(Westell Bell Atlantic) 1994 – 追求VOD,預測HFC將會崛起及ADSL Forum成立 1995 – ANSI T1.413 Issue 1標準定案, VOD繼續被看好,預測HFC建衰退,此時網際網路隱約出現 1996 – 在應用上選擇Internet取代VOD ,可調速模式迅速被接受,VOD應用試用約一萬戶,及首次Internet ADSL試用 ADSL發展歷程 1997 – 超過30家電信公司相繼推出ADSL上網及視訊服務 1998 – ANSI T1.413 Issue 2標準定案,ADSL商業化萌芽時期,中華電信於5月在淡江大學校外學生宿舍試用ADSL電路 1999 – ITU-T G.99x ADSL相關標準定案,ADSL業務開始成長,中華電信第一套ADSL設備建立,並於7月開放中小學ADSL教育資訊網路,隨後開放HiFly業務 2000 –中華電信第二套ADSL設備建立,於年底時ADSL用戶達11萬餘路,並有6萬餘路待裝,遠超過Cable Modem的9萬多路 2001 –中華電信因應全區需求採購120萬路 2002 – 元月台灣全區用戶正式突破一百萬 xDSL傳輸特性及應用 ATU-R結構示意圖 影響 ADSL效率之因素 Loading coils(減少 Voice band 之訊號衰減,增加高頻帶的訊號衰減) Length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