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轨道巷探放水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轨道巷探放水的设计

北轨道巷探放水设计 前言 为了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编制本工作面掘进的探放水设计。 一、井田地质 1.地层 井田内地层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部分出露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 岩性为浅灰色厚层状石灰岩,本组厚度一般大于100m。 ②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之上,其下部为铁铝岩层,为褐色、赤色,即山西式铁矿,灰白色铝土泥岩,铁矿不规则呈扁豆状、窝子状。上部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岩、石灰岩组成,见有薄煤线。本组厚度17.64—28.56m,平均22.16m。 ③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整合于本溪组之上,本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建造,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各粒级砂岩、中夹4层石灰岩和6—9层煤层,其中灰岩K2、K3、K4为良好的标志层,主要含煤5、6、7、8、9、10、11煤层。本组厚76.26—164.02m,平均111.57m。其中9号煤层为全井田稳定可采,11号煤层为全井田稳定大部可采,其余不可采。 ④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整合于太原组之上,以K7砂岩底和太原组分界。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建造,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砂岩(K7)。本组厚32.64—90.85m,平均55.98m,含1上、1、2、3、4号等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全井田较稳定大部可采,其余不可采。 ⑤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为一套陆相沉积地层,以灰白色K8砂岩底与山西组分界。岩性为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砂岩大部分为铝质或泥质胶结。本组地层厚度84.42—109.78m,平均104.25m。 ⑥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底部为含砾中粗砂岩(K10)为界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岩性为灰绿色、黄绿色、紫色、紫红色砂质泥岩和泥岩、各粒级砂岩,砂岩大部分为铝质或泥质胶结。本组由于剥蚀,井田内最大残留厚度480m。 ⑦上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以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夹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底部为砾岩。厚一般为0—15m,平均为10m。 ⑧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分布于山顶及山坡上,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土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局部夹钙质结核。黄土以垂直裂隙发育。厚一般为0—30m,平均为20m。 2.地质构造 井田总体构造为走向NW,倾向NE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6°—15°。井田内发育有5条断层,井田北部9号煤层井下巷道已揭露 F1、F2断层;根据ZK-6、ZK-7、ZK-8,3个钻孔可以控制F4断层;施工钻孔未揭露F3断层;根据断层两旁的ZK-4和ZK-5钻孔控制F5断层;钻孔和井下未揭露F3断层,但根据区 域地质构造资料(新编煤炭资源分布集)和地表F3两旁地层出露情况,可以确定F3断层的性质。各断层情况见表2-1-1,对各断层简述如下: 断层情况一览表 编号 位置 倾角 落差 走向、长度 性质 F1 井田北部 70° 100m 走向SW-NE,倾向NW,井田内2500m 正断层 F2 井田北部 65° 15 m 走向先NE-SW后NW-SE,倾向先SE,后NE,井田内850m 正断层 F3 井田中部 70° 260m -380 m 走向SW-NE,倾向SE、井田内3000m 正断层 F4 井田南部 75° 60 m 走向SW-NE、倾向SE,井田内1500m 正断层 F5 井田内东南部 70° 100 m 走向NW-SE、倾向NE,井田内1250m 逆断层 1、F1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近SW-NE,倾向NE,倾角70°,落差100m。在井田内延伸2500m。 2、F2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先NE-SW后NW-SE,倾向先SE,后NE,落差15m。倾角65°,在井田内延伸850m,为井下开采揭露。 3、F3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SW-NE,倾向SE,倾角70°,落差260-380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3000m。 4、F4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走向SW-NE,倾向SE,倾角75°,落差60m,井田内延伸长度1500m。 5、F5逆断层:位于井田内东南部,走向NW-SE,倾向NE,倾角70°,落差100m,井田内延伸长度1250m。 井田内及周边无岩浆岩侵入。 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无陷落柱,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二、井田水文地质 (一)区域水文地质 1.地表河流 该区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丹河及其支流野川河。 2.区域水文地质单元 汾河从本区西北部流过。其主要支流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