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决策机制与文官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决策机制与文官制度

* * * 1)门下省如驳正则不协,如不驳正则不履职;2)门下即使驳正,亦无权取旨行下,仍需送中书省;3)本已经集体讨论,却又送门下省覆。 * * * * 二、元丰改制 2、三省六部 凡内降文书及诸处所上奏状、申状至门下、中书省者,大率皆送尚书省;尚书省下六曹,六曹付诸案勘当,检寻文书,会问事节,近则寺监,远则州县。一切齐足,然后相度事理,定夺归着,申尚书省;尚书省送中书取旨,中书归得旨,送门下省覆奏画可,然后翻录下尚书省;尚书省复下六曹,方得符下诸处。 ——《温公文集》卷五五《乞合两省为一札子》 元丰三省的运行方式 ●尚书省是政务运行的重心所在 ●运转迂回 ●门下省的尴尬地位 * 二、元丰改制 2、三省六部 尚书省印 * 二、元丰改制 2、三省六部 吏部 吏部尚书左选 户部 户部右曹 吏部尚书右选 户部左曹 吏部侍郎左选 度支 吏部侍郎右选 金部 司封 仓部 司勋 考功 礼部 礼部 兵部 兵部 祠部 职方 主客 驾部 膳部 库部 刑部 刑部 工部 工部 都官 屯田 比部 虞部 司门 水部 元丰六部二十八司 * 二、元丰改制 2、三省六部 自元丰官制尚书省复二十四曹,繁简绝异,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袴;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 * 《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總序: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于外,又别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内庭諸司,中外筦庫,悉隸三司。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乗輿八寶,朝?版位,流外考較,諸司附奏挾名而已。臺省寺監官,無定員,無專職,悉皆出入分涖庶務。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别敇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預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中書常闕舍人,門下罕除常侍,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至於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 其官人受授之别,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叙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别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勲、有爵。故仕人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勲、爵、邑有無為輕重。時人語曰:“寧登瀛,不為卿;寧抱槧,不為監。”虛名不足以砥礪天下若此。外官,則懲五代藩鎮專恣,頗用文臣知州,復設通判以貳之。階官未行之先,州縣守令,多帶中朝職事官外補;階官既行之後,或帶或否,視是為優劣。 * * * 政事堂:武德,设于门下省;高宗末年以后,设在中书省;这以前都是兼职宰相。////玄宗开元以后,中书门下,宰相成为专职。 * * * * * 陈振,宋代中书令、尚书令,确实是不预政事的空名;但门下侍中则是真宰相,不必以平章事结衔。 * 三司+内藏体系 * * B、垂拱殿视朝听政结束后,皇帝一般退至崇政殿(后殿),继续处理政务,“先群臣告谢,次军头引见司奏事于殿下,次三班、审官院、流内铨、刑部及诸司引见官吏”。 * * * * * * * * 一至三品,正从,六阶; 四至九品,正从上下,共24阶——合计30阶次。 * * 常参:宋制,常参官,即朝官。北宋前期,有时特指隶外朝而不厘务者;元丰改制后,侍从以上日朝垂拱殿(内殿)者。 京官,唐代自宰相以下在朝廷做官者皆称京官,包括常参官、未常参官。北宋前期,自诸寺监主簿以上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共五大阶次为京官。元丰改制后,相应承务郎以上至宣德郎为京官。 * * * * 功臣号,宰相初加六字,参政四字,累加二字 * * * * * * 在“以实正名”的口号下,改革了中枢行政设置:废除了以往设在禁中之外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将设于禁中的中书门下辟为新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建尚书新省,分设六曹。 一、北宋前期的中枢体制与设官分职 二、元丰改制(1080-1082) 三、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讲、宋代决策机制与文官制度 *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吏封勋考 户度金仓 礼祠主膳 兵职驾库 刑都比门 工屯虞水 政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