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咨询师二级心理测验技能PPT
* 第二单元 儿童行为量表(CBCL) 学习目标:掌握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果的解释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 测验的实施(1) 测验材料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或称儿童行为清单(CBCL),由Achenbach于1970年编制,并于1983年出版了使用手册。CBCL有四种表格:即家长用、老师用和年长儿童自评的,其中家长用表又分为2~3岁用表和4~18岁儿童用表,这里选用的是我国修订的6~16岁家长用表。 本量表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般情况、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其中行为问题包括113个项目。 * 测验的实施(2) 适用范围 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适用于6~16岁的儿童。主要来识别和评价行为和情绪问题高危儿童,但并不能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 * 测验的实施(3) 施测步骤 评定方法:CBCL具有家长、老师和年长儿童自评三种方式。针对6-16岁儿童的家长用CBCL,可以由熟悉儿童的父母或照料者进行填写。一般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填写其最近半年来的情况。 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的项目不记分。 第二部分除个别条目外,均需记分。 第三部分是CBCL的重点,依据最近6个月内的情况评定,评分为0~2:(0)无;(1)轻度或有时有;(2)明显或经常有。 * 结果的解释 总分: BPRS总分反映精神病性障碍的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心理或药物干预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可反映干预效果的好坏,差值越大干预疗效越好。在一般研究中,确定病人入组标准分>35分。 因子分及单项分: 因子分反映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精神病性障碍的症状分布特点。心理或药物干预前后各项目或因子的评分变化可反映干预治疗的靶症状。 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心理或药物干预的疗效。 * 相关知识(1) 关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是一种临床专业人员使用的评价精神病人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的测评工具。首次出版时包括16个条目,主要涉及精神病人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解体、情绪紊乱等。在1972年又增加了2个条目,兴奋和定向障碍。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时又增加了2个条目,自知力障碍和工作不能。 由于该量表长度适中,症状项目比较合理,操作比较简单,易于被专业人员掌握,所以在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 BPRS可以用来评价门诊和住院精神病人的症状严重程度,评价针对精神病的各种治疗干预的效果,也可依病人症状特点分类来预测治疗的反应。 * 相关知识(2) 精神病性症状及精神病性障碍 传统上将精神障碍分为精神病和神经症的二分法现在已不用,但神经症、精神病这些术语仍然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 在ICD-10中,借用精神病的含义,保留了精神病性症状的描述性术语。精神病性症状并不涉及心理动力机制的假设,仅表示存在幻觉、妄想或为数不多的几种异常行为。如广泛的兴奋和活动过多、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以及紧张症性行为。 当一种精神障碍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而且自知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则这种精神障碍就可称为精神病性障碍。 在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精神病性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妄想障碍、严重的心境障碍等。心理咨询师要时刻警惕这种精神障碍的存在,进行必要的鉴别和适时的转诊。 * 相关知识(3) 精神病性症状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由于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往往自知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精神病性症状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他评法。 除本书介绍的BPRS外,现在精神科临床和研究中更常用的工具有PANSS、SAPS、SANS和缺陷综合征表(SDS)。这些工具全是评价精神病性症状的存在与否及其严重性,对精神障碍无诊断功能。 在临床上还有一些精神障碍的诊断评估工具,如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IDI—2.0)、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SCAN)等。 * 注意事项 BPRS一次评定大约需作20~3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患者。 BPRS适宜于对中、重度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定,对轻度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定并不理想,而且并不能评价精神病的病理心理学理论维度,也不具备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功能。 BPRS有的版本仅16项,即比18项量表少17和18项。在使用中注意评分的变化。 评定的时间范围:在干预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我国量表协作组制订了《BPRS工作用评定标准》,初学者使用可提高BPRS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 第四单元 倍克—范拉森躁狂量表 学习目标:掌握倍克—范拉森躁狂量表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记分 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