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隧道工期5年延到13年.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最难隧道工期5年延到13年

中国最难隧道工期5年延到13年   在我国西南边陲,百年滇越铁路的西边,奔流不息的澜沧江畔,一条铁路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它叫大(理)瑞(丽)。未来它将连人泛亚铁路网,成为又一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要道。   9年前,大瑞铁路大(理)保(山)段开工建设。从那个时候起,建设者们就和这段铁路“卯上了劲”。穿越横断山脉,豆腐式的软岩,突泥、涌水、高地热……在大江南北建设过不少铁路、公路、桥梁的建设者们在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长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就是一个“超级拦路虎”。作为大瑞铁路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这条隧道的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一度调整为8年,又再度调整为13年,预计到2021年才能完工。一洞13年,相当于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的建设工期,只因为“太难了”!有位建设者说,以前觉得在喀斯特地貌打隧道难,现在才知道跟这儿比一点都不算什么。   “中国最难隧道”到底有多难?日前,记者驱车辗转大山深处,走进大柱山隧道建设工地,一探究竟。   在豆腐里打洞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是全世界最复杂、险峻的山系之一。山在这里一改自西向东的惯例,齐刷刷由北向南横贯而下,阻断东西方向的交通,故名“横断山”。   历史上,人类在此开辟的每一条道路都付出了沉重代价。1938年修筑的滇缅公路有着“血路”之称,修筑过程中几乎每一尺公路上都凝结着鲜血,而半个世纪之前修筑成昆铁路时,一千多名铁道兵埋骨青山。   “放在20年前,这样的项目想都不敢想。”中铁一局四公司纪委书记游宏生说,成昆铁路实际上只是从横断山边缘擦过去,而330公里长的大瑞铁路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铁路,其中仅大柱山隧道就需穿越6条断裂带。   断裂带意味着什么?自大柱山隧道开工以来,全国先后有500多专家人次来此考察。他们共同的结论是:大柱山隧道融合了国内长大隧道复杂断层、涌水涌泥、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各类风险,地质极其复杂多变,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技术和组织难题众多,是大保段唯一一座极高风险隧道。   2009年8月5号,燕子窝断层。工人刚在断层上钻孔放炮后,没想到施工的掌子面左上角很快出现了直径20公分的溃口,不断喷涌而出的泥石流让溃口越来越大。不到五六个小时,200多米长、6米高的洞里就全被泥石流灌满了。   “勘探时知道有断层,但没想到有这么脆弱,就相当于在豆腐里打洞,周围全是泥石流。”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经理姜栋说,隧道灌满了泥石流,施工者们只好又再挖回去,在距离泥石流20米的地方建止浆墙,再注浆到泥石流中加固,“把豆腐变成冻豆腐”,再一点点挖开。   燕子窝断层,核心地段156米,从2009年8月到2011年10月,他们整整花了26个月。   洞中能行船   说起“超长、高压、富水岩溶断层”,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即使看过许多隧道建设的记者也没想到,隧道里的水会“多到能行船”。   站在隧道口,记者换上了雨靴,流到洞口的水形成了一方水洼,已经有10公分左右。走入隧道,水流哗哗之声格外清晰,地面的水流得又快又急,有如夏日雨后的河流。不多时,记者一行雨靴里已灌满了水,再加上头顶也不断有水柱滴下,一会儿就全身湿透。   走到隧道正在开挖的掌子面,尽管一路“水中跋涉”,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记者们吃了一惊。如人腰粗的几股水流从施工口不断喷涌而出,施工异常艰难。“不知是不是遇上了暗河,但是地质太复杂,怎么都找不到水源从那儿来。现在一天光这个掌子面水流就达到6万方,我们预计接下来还会越来越大。”姜栋说。   这样的场景,隧道开挖以来已多次出现。   2013年9月24号,隧道出口平导反坡段。早上4点半,姜栋接到现场工人的电话:掌子面大涌水。早上6点多,姜栋和同事们只能划着皮划艇进洞察看险情,6米高的拱顶被淹到只剩1米,伸手就能碰到。就这一两个小时的功夫,水已经漫到七八百米开外。   “一小时仅一股水涌水就达到1500方,一天下来涌水近6万方。抽水泵的速度赶不上,只好撤到更远的地方换更大的水泵。水位一降就码沙袋继续抽。”项目书记张斌说。   6万方,相当于3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9年来,隧道累计涌水量达到1亿4千万方,相当于10个西湖。   “水深”更兼“火热”   2015年6月,施工者遭遇了3.5公里长的高地温段落。隧道里一年四季几乎都是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再加上洞内涌水十分潮湿,施工者们苦中作乐,说施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天天“蒸桑拿”。   在一井水断层掌子面施工现场,记者一下车就感觉一股湿热之气扑面而来。施工现场地上堆着成吨的冰块。每天,项目上会派司机从保山蔬菜公司冷库运冰块,一次一吨,一天得运四五次,5个多小时就全化掉了。冰块其实对隧道内降温起不了多大用,不过工人们干一会就能到冰块边坐一会儿,总算有了休息的地方。即使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